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理解教学
殷阳丽 张玲玲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本文从模因论中模因生命周期的四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传播,探析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理解教学,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院遵循模因生命周期四阶段的规律,向学习者复制和传播听力理解相关模因,使其成为强势模因进入学习者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水平。
关键词: 模因论;模因生命周期四阶段;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理解;教学
一、引言
听力作为听说读写译英语五技能的首位,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听力理解不仅考察学习者听的能力,还考察了学习者说英语的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称四、六级)是衡量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考试,其题型囊括了写作、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翻译四大板块。2013年12起,四、六级相继改革,原来的词组、短语及长句复合式听写改成了现有的单词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难度降低了,可见听力理解难度大得分率低周敏(2009)认为高校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五大方面,总结起来说就是:发音不准、词汇量不足、不了解英美文化、语法知识欠缺和缺乏相应的听力技巧;学习者对题型的练习不足,针对性的听力技巧缺乏,使得听力得分偏低。因此,四、六级听力理解教学,成为了高校教师英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二、模因论
(一)简介
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模因论是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而诞生的新理论。1976年,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 Dawkins在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到了模因(meme)这个概念。随后,一些学者相继对这种解释文化传播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其中,Susan Blackmore (1999) 的著作The Meme Machine (《谜母机器》)掀起了模因研究的高潮。
简单来说,模因(meme)是模因论的核心,它是仿造基因(gene)一词而来。基因归属于生物学,其延续依赖于遗传现象;而模因与基因有异曲同工之处,被学界描述为文化信息基本单位,是文化的基因,依靠模仿和复制得以存在和传播。
(二)模因的生命周期四阶段
模因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叫做模因的生命周期,Heylighen把模因的生命周期分为四阶段:同化(assimilation),指模因能引起宿主的关注,并被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记忆(retention),指模因在记忆中保留的时长,它往往取决于某个观点或失去的重要性、关联性和重复频率等;表达(expression),指模因被宿主成功传输到另一个或多个潜在宿主和传输(transmission),其过程就是模因的复制过程。这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弱势模因被淘汰,剩下的能被宿主成功传播的模因就是强势模因。
三、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理解教学
听话人所具备的语言本身的强势模因和社会背景知识强势模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听话人的听力水平。遵循模因生命周期四阶段的特点,四、六级听力理解教学应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阶段融入教学,贯穿听力材料的输入到学习者输出的整个过程,以实现有效的话语主题表达。
(一) 同化
在同化阶段,教师应详细讲述三点:第一,四六级听力理解题型的要求;第二,听力理解题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第三,基本听力技巧。通过复制传播这些模因,学习者熟悉了听力理解的题型和相关内容,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中,而不是在听力过程中似懂非懂,不知具体该做什么,更谈不上高效理解。
如上所述,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题型包括8段短对话和2段长对话;3篇短文理解(四级每篇长度为220-250词,六级每篇长度为240-270词),均为多项选择;最后是1篇短文听写(单词及词组听写,四级的长度为220-250词,六级为240-270词)。教师应首先将以上信息复制传播,通过反复讲授和提示,引起学习者关注,使其成为强势模因,进入学习者的认知系统。
其次,四六级听力理解题中,特别是大多数细节题,涉及英美国家背景知识,如英语国家(主要是英美两国)日常生活、不太复杂的对话模式和场景、英语国家普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状况。在教学的同化阶段,教师要选择一些针对性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的教授,并结合一系列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大量接触这些背景知识。
第三,在同化阶段,听力技巧和方法,如口语法、听读法、精听法、范听法、笔记法、听写法、复述法、预习法、猜测法等,也应作为必要模因传授给学习者,并配合后续的大量练习使学习者握这些听力方法技巧的强势模因。例如,口语法是提高听力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方法,口语的提高伴随着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口语法模式下,教师应进一步介绍不同的提高口语的方法模因,如朗读、模仿、对话编造等方法。
(二) 记忆
通过同化题目要求﹑背景知识﹑听力技巧等模因,学习者了解到四、六级听力理解考试的相关信息。但这些模因在学生大脑中能储存多久则取决于记忆。记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会直接影响到被同化的模因能否被成功的复制和传播。
四﹑六级听力理解内容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经济﹑历史﹑社会话题等,这就要求学习者对英美国家基本背景模因的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运用不同的词汇记忆方法,如词性法、联想法、语境法、正倒序法、乱序法、听写法、造句法等,帮助学生扩大基础词汇量(四级4000左右,六级5500左右),积累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学习者对词汇模因的积累和记忆是相当重要的。
其次,学习者还需要掌握基本英语语法。听力理解中,常涉及的语法有:时态和语态、动名词、虚拟语气、比较级、最高级、定语从句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语法练习,帮助学生记忆这些语法模因。
(三)表达
表达是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具体到听力理解中,则表现为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做题的过程。在基于同化和记忆的表达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难度适宜﹑内容广泛的听力理解材料根据教授过的听力技巧进行听力理解训练。学习者做听力理解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搜索认知系统中储备的固定短语﹑句型、表达和文化背景知识等模因,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其次,教师还应选取一些学习者的答案,在全班级范围内分析其错误,找出错误原因和改正方法,如2014年6月的四级考试听力理解第27题为:
Colombian who wants someone to (27) him often signals with a hand movement in which all the fingers of one hand…
此处的正确答案是approach,但通过互相检查,学习者不难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填写的是aproach。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则需要提醒学习者四、六级词汇拼写中常见的字母重复词。以上过程可以帮助学习者反思其表达,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学习者对正确的听力理解强势模因的认知;还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以上阶段教师所教授的各种听力理解模因。通过学习者的表达,教师应对其教学进行反思,尽量确保其复制和传播给学习者的是对四、六级听力理解最有帮助的模因。
(四).传播。
传播是表达阶段的一个延续。前几阶段出现的听力理解强势模因通过广泛复制传播让它的生命期延长。在传播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是传播模因的宿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方式,如讨论﹑互相检查错误等,来加强强势模因的传播,让强势模因可以在学生之间快速复制传播开来;也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补充讲解一些听力理解注意事项,增强学生对强势模因的吸纳。
四、结语
听力理解一直都是大多数学习者难以突破的语言学习障碍。教师从各个方面探索听力理解教学是相当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最新的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听力理解题型,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了大学英语听力理解教学。本文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加强听力理解强势模因的输入,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说,在模因生命周期四阶段中,教师应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确保学习者从同化到传播的四个阶段都能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听力理解强势模因的成功输出和传播。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模因论也可应用于英语阅读、写作和翻译教学甚至其他学科。
参考文献:
[1]周敏.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
[2]DAWKINS, R. The Extended Phenotyp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63,70,99.
[5]彭菲.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及其教学研究——以模因论为视角[J].校园英语,2014.
[6]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