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浅谈
(湖南文理学院 万力)
摘要:高校的音乐教学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美育教学,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启发,潜能得到激发,同时,也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对高校教学能力进行深入探究,介绍音乐教学的现状,并指出当前我国音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然后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改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关键
高校教学的发展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多角度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且灵活的解决问题,音乐学习中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一、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精神文明的提升,人类在思考中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开展创作,让生活更加的美好。当今社会竞争中更多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也要以此为目标,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音乐学习过程中,自身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1]。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高校对音乐教学思路开展创新,但是,还是不能马上摆脱传统的音乐教学思想影响,真正的摆脱束缚,制约音乐的教学思想,教师一般习惯于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为主,这样就容易忽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没有真正的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只是把音乐当成了一门学科,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或者相关的演奏技巧,其实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对学生的大脑和手的灵活性开展训练。
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能够演唱一些高难的曲目,可以是即兴演奏也可以是场景配乐,这种表演方式很机械,不能够把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好的发挥出来,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只能处于弱势,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很多高校在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把侧重点勤学苦练,这样不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力,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音乐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当教学手段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创造性和高效性得到激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实践,领会音乐的真谛,提升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最优化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最少的精力,并且学生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知识学习的源动力就是想象力,世界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推动力也是想象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的时候,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课堂上,欣赏《十面埋伏》的时候,先要让学生了解整个音乐的发生背景,这样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就能够结合场景了解曲目要表达意境,把“霸王别姬”以及“楚汉之争”的片段和场景给学生播放,学生在历史重温的时候,对琵琶曲有深入的理解。曲目的欣赏结束以后,可以运用其他的乐器像萨克斯、钢琴演奏《十面埋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不同乐器所表达出意境以及不同的演奏效果带个听众的感触,在比较中寻找不同,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出不同乐器在同一个场景中不同表达效果,创设氛围在原有的音乐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音乐的表达形式进行改变。学生开始感觉很困难,教师可以给学生引入一个例子,比如《栀子花》运用不同的曲调演唱,所表达出来的不同效果,运用京剧的腔调演唱会有一种古香古色的感觉,运用现代歌曲的演唱方式、运用歌剧的演唱方式,学生尝试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习惯的演唱方式,有的学生加入了民族唱法,有的学生加入了摇滚唱法,这样学生对于多种表达效果有深入的了解,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2]。
(二)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创新空间
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首先要理解教材,另外拓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又有着比较强烈的号召力,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信息和知识渠道也在延伸以及拓展,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新的关系,音乐教师不再成为教学的主导者,反而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机械的讲授不是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创造、探索、分析、发现知识这才是教学的重点,和学生一样变成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例如:音乐欣赏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流行音乐,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音乐有深入的认识。比如:学习《爱我中华》的过程中,可以把单声部的旋律创新改变,让学生也参与到改变过程中,彼此的协作分工,进而形成多声部大合唱[3]。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音乐教师也要改革音乐教学方式。把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向复合型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互动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传统音乐课堂改变的过程中,让高校的音乐课程成为学生才艺展示、能力发挥的舞台。在合作钻研和探索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音乐知识的掌握中提升创新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改革,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例如:《歌剧魅影》的学习过程中,在课堂上给学生引入舞台剧的概念,学生一直认为音乐就是唱歌和乐器的学习,其实音乐中还有表演等多个门类,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打造多元化课堂,摒弃机械、单一的歌唱方式,也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歌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有深入的理解。
结语: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关键部分是音乐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新的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改革中的重点,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是考察人才的素质的重要保障,所以,要联系生活丰富音乐教学活动,并且不断的探索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和发现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满足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焦斌.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3-5
[2]高剑霞; 师晖.谈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声乐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1(23):13-15
[3]袁彬.浅谈高校音乐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5(0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