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浅谈班级管理的教育艺术
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 顾志强 215129
【摘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多样化人才。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通过巧妙的管理艺术,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加强学生的情感沟通,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快乐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乐学好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正班风、促沟通、启心智、求快乐、助成长
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让学生在平等、民主、亲密和谐、富有情趣的班级活动中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展示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对班级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呢?我觉得教师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应该具备以下巧妙的管理艺术:
一、巧换座位正班风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座位安排不恰当,就会导致班级的混乱,至少是不够安宁。有时候还会影响到整个班风的建设,座位换得恰当,换得合理,带来的便是一个一身正气的班级!
班级座位安排往往是一男一女,一好一差,这样确实有利于他们上课专心,团结互助。但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欺负女生、取笑同桌等现象就时有发生,因此,有时会让同性别的孩子坐在一起。例如:安排“强强合坐”,平时遇事也总让他们比比同桌,“今天你比他少错了几个默写?”“最近你比他多受表扬几次?”“看看同一起跑线上的你们谁跑得更快?”这样的安排无形中给了孩子竞争的意识和力量,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更合理,更接近自己的目标。
二、巧用“语言”促沟通
当看到一个病入膏肓的垂危病人,见面说“你气色好多了”,病人及其家属会很高兴。其实,在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中,巧用真诚善意的谎言,又何尝不可?
我班有位后进生,经常迟到,上课老讲话,作业也多次不交。前任班主任虽经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教育效果非但不明显,反而加剧了师生关系的紧张。该学生错误的认为来自父亲的打骂,全是老师“打小报告”惹的祸。接任之后,偶然一次家长会,当着他与家长的面,我撒了个善意的谎。我说:他比以前进步多了,一周来未出现迟到现象,任课老师反映能按时交作业。其实,这与事实不符,但我发现其父母听后脸上有了笑容,该学生则一直低垂着头。其后,他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上课竟改掉了讲话的习惯。通过真诚善意的谎言,学生向我打开了紧闭的心门,师生的沟通得以实现。因此,巧用语言的艺术,能有力的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心灵的互动,使班主任工作得到良性的开展。
三、巧讲故事启心智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静静地坐下来,听老师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道理便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情方式植入心间。
班上有一个男同学,有段时间经常和别人闹别扭,我一反常态没有训斥和责骂,而给他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爸爸给了男孩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最后,那个男孩告诉他爸爸说钉子他都拔完了。爸爸指着篱笆上的洞说:‘每次你发脾气的时候,它们都会像这个一样留下伤疤。’”
“我知道,我错了。”他低着头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他已经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这种温情的教育,留下感悟的空间给学生,远远比批评说理的效果好得多。
四、巧夸学生求快乐
人们常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在批评声中,学生学会了自责;在表扬声中,学生学会了自信。只有自信的学生,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只有自信的学生,老师才能教得有滋有味。
去年,我接手一个新班,将近有一半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书写潦草,调皮好动,行为习惯差。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灰心丧气,耐着性子,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一发现书写工整了,就马上夸奖;一个调皮的孩子在课间主动拿出课外书了,也马上表扬;一位同学脚扭伤了,有同学主动搀扶着去校医室就马上称赞。表扬不仅激励了这位同学,也为其他的学生想他学习指明了方向,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全面进步。
我们相信“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阳光比冬风更有力量。平时只要学生有亮点,我们都会不惜笔墨地大加鼓励,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自信、快乐。
五、巧“罚”学生助长进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惩罚更需要教育的技巧,不当的惩罚会伤害学生,反之恰当的惩罚则有可能收到比表扬更好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一个叫小华的男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竟然把自己坐的凳子拆了,然后告诉我说是某某弄的。但我却装着不知道是他弄坏的样子对他说:“那个同学太可恶了,好好的东西怎么拆成这样,不像你这么关心集体,这样吧,麻烦你把它装好,行吗?”他愉快的答应了。上课时,我在班上又表扬了他关心班集体的行为,并把班级的桌椅管理任务交给了他,从此班里再也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久,他的成绩也进步了。试问,如果我采取打击的方法惩罚他,学生的顽疾能治好吗?就更别说进步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或许能化解教育难题。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灵活运用多种管理形式和手段,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出奇制胜。
参考文献
[1]张远娴.《换个方法天地宽——例谈教育的艺术》.[J].《 班主任之友》, 2009年第305期
[2]刘小海.《夸,让师生都快乐》.[J].《班主任之友》,2009年第303期
[3]林继论.《巧设“空白”智慧治班》.[J].《班主任之友》,2009年第311期
[4]袁振国.《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5]高谦民,黄正华.《小学班主任》. [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