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实况录像被广泛用于教学领域的教学交流、教学评比、教学研究、远程教学以及教科研优秀成果的资料留存等活动中,课堂教学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特点
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改革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体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中更多的是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学生也不再作为单纯的接收知识的群体,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只是一个善未成熟的群体,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合作式学习,发展自身的个性。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十分灵活,表现学生个性和差异的机会会更多。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拍摄研究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拍摄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始终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讨论,以及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过程,都充分反应出学生的传统地位发生改变,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理念、经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合作。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进行镜头的采集:
(二)拍摄教师的教学活动全过程。特别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过程,突出表现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拍摄遵守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拍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充分展示新课程教学的特点。
(四)拍摄细节原则。拍摄要擅于捕捉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细节,特别是反映个别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表情。
三、机位的设计
根据以上的拍摄原则,需要采用多机拍摄,充分、完整地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环境通常是多媒体教学环境,除了师生、黑板以外,还有教师使用实物展台、投影屏幕以及现场实验。教师通过投影屏幕向学生展示多媒体教学课件或相关资源。因此,在充分考虑拍摄时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设计能够满足大多数情况下拍摄的机位图,
四、拍摄技巧的应用
课堂教学片拍摄技巧主要是景别的运用和镜头的运动和使用。
(一)景别的运用
可以用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录像的景别主要有: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其中:
全景主要用于事物全貌的介绍或展示,如课堂的环境、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态等,强调的是课堂的氛围、情景,揭示事物互相之间的关系。此景别主要在课堂录像的开头、结尾及中间环节使用。
中景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使用中景拍摄,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脸部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
近景主要是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
特写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加深记忆。如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师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某一局部动作等。也可以通过特写拍摄局部来反映整体,如拍摄某一学生的认真读书镜头来反映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
(二)运动镜头的使用
摄像机常用的运动拍摄方式有推、拉、摇、移、跟等几种,课堂教学片的拍摄是客观真实的记录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注意镜头的选择和使用。
通过摄像机的变焦就可以产生推拉两种效果,推镜头的运用可以使得画面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而被摄物体由小变大。推镜头落幅画面使被摄主体处于醒目的结构中心的位置,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教师的板书、挂图、投影、教学课件以及教师表情都可以通过使用推镜头来表达,可想而知推镜头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表现意义。
而拉镜头是通过变焦使画面由近到远或是场景有局部到整体的一种拍摄方法。由教师作为起幅画面,然后慢慢拉到老师和学生在交谈,然后落幅是整个教室学生们都在交谈,这样的效果就是很明显的说明了此时是老师和学生在进行相互间的交流。拉镜头在一个镜头由小景别向大景别连续的变化中保持了表现空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画面表现上应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所谓摇镜头,在课堂教学拍摄过程中就是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于三脚架,整个过程应当稳、准、匀,即画面运动平稳,起幅落幅准确,摇摄速度均匀,它的立意是通过摇的全过程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有时通过摇镜头对全班学生进行扫视来反映整个课堂的气氛,也可以在一堂实验课上利用摇镜头来反映实验的所有仪器,但是要注意的是摇镜头切忌“一摇而过”,如果画面有比较难认清的物体,比如说画在黑板上的图或者写的字,在摇的过程中要作适当的停留,让学生有时间看清楚。摇镜头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使运动的主体在画面内的某一位置保持相对静止。在摇的过程中还要把握一个“度”,切勿摇进空镜头。
移动拍摄是将摄像机架在可移动物体(如装有滑轮的三脚架)上并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考虑到画面的稳定性,在课堂实录中一般不太使用这类镜头,由于在移动过程中会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只有当被摄体被前景挡住无法正常取景时才使用。
跟镜头就是摄像机镜头跟随运动的被摄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其特点是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老师或学生等),并且要求这个被摄对象在画框中要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以利于展示运动主体的神情变化和姿态变化,如拍摄老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操作实验等。拍摄时要注意把握好焦距的调整(自动档除外),以免图像模糊不清。(作者单位:瑞安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