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原历史文化价值探微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鲁丽萍)
摘要:中原历史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资源优势突出、民风民俗丰富、文化资源种类繁富,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品牌挖掘不够,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相对有局限,因此,发掘中原历史文化的“根”文化、农业文化、“中”文化、商业文化传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对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的理解、恪守传统美德。
关键词:中原历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以中原历史文化为载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52400410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鲁丽萍(1963—),女,副教授,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从事应用数学方面研究。
中原地区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具有重大的强势影响。在世界经济、文化愈来愈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多元发展,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立足中华民族文化根本,强化学生认识外界事物的分辨力,才能达到学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一、研究缘起
(一)“文化强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命题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战略,“文化强国”,增强国家软实力,成为我国当前的战略命题。“文化强国”战略实现的主体力量是青年学生,其内在核心就是要树立全民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二)中原历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对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都使得其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体性的地位,并且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贡献。
(三)中原历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中原历史文化中所包含的“传道济世、兼容并蓄”、“经世致用、求真求理”的书院文化、科技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立德、诚信、友善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中原历史文化中所赋存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更深远的教育意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舍身精神、“愚公移山”的坚持不懈精神、“红旗渠”的精诚团结、艰苦创业精神、焦裕禄舍身为国精神等,这些都成为当前思想教育做好鲜活的样本。
三、中原历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中原“根”文化传统,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和自信心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她是众多文化之根、之源,主要包括姓氏之根、民族血脉之根、文学艺术之根、文字文明之根、中华古都之根、民族信仰之根、农业文明和商业文化之根等众多“根”文化。这些“根”文化对于传播、传承华夏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引领者中华文化的发展走向。甲骨文字文化以河南为源头向周边传播,周易文化、庄子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程朱理学也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进入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文化自信,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原农业文化传统,有利于增强对和谐社会的认知
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较早发展的中原地区,她积聚了较为丰富的农耕文化,并赋予这些农耕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基本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和谐共存的自然观念、和谐共处的社会观念、反分重合的国家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学观念、知行并重的求知观念、有所作为的人生观念、重德守信的伦理观念、尚俭节用的经济观念”。如今,由农耕文明脱胎而来的这八点生活准则,已经成为人们所秉持的普世价值。追根溯源,这八点原则与农业文化具有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和谐共存”,是农业劳动者因为农业劳动与土地所产生的价值取向;中原地区形成的家国一体政治生态,具有典型的家国同构特征,“反分重合”也就成为农业文明家族式发展、和谐共存的衍生物。这些由农业文明发展而来的社会法则,对今天青年学生增进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原商业文化传统,有利于恪守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中原是中国商人、商业的发源地,这已经是考古学界的共识。郑州商城遗址作为古代商都遗址,在1961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商朝人擅长物品交易,因此有了“商人”的称呼。作为商业文明的起源地,在历史上,以十五牛智退秦师的商人弦高,巩义康百万留下的“富过十二代、历经四百年而不败”的传奇等,都成为商人、商业中的佼佼者。中原商文化之所以能够这样影响深远,主要在于中原商文化遵循着重人本、施仁爱的从商理念,明义利、济众生的治商之本,尚中和、生善财的经商之道,守信义、重承诺的市场之德,这种诚实守信、仁爱共济的从商之道也反映了中原商业文化的内涵特质,这对教育当今青年学生恪守传统美德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2007-022-07.
[2]禄德安.中原地区历史文化与政府职能定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6):108-110.
[3]杨杰.论中原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弘扬传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