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洁丽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王因镇中心小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打基础的时期,更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本文中着重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提高创新意识,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发挥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现状
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生产的巨大革命,也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现代社会更需要有创新能力,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日新月异,交替更新速度非常快,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新时期的青少年必须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更为社会各行各业创造的主力,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革命。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应该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由成长的环境中增强创造力。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了一些进步,但在教学目标上有过于注重工具性知识传授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教学模式固化、教师创新力不强的问题,在教学评价方面则表现为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体系不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兴趣得不到培养,必然使学生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评价标准中失去个性,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学生提供自由成长的环境,针对学生的个性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下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在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师自身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自身提高创新意识,能够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进步。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并不适合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还应该注意在教学中不要为了省事而沿用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反应,从而降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自身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追求创新,设置问题,通过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新的角度看问题,不拘泥于标准答案和思路。总之,只有教师自身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在课堂中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材讲解和黑板板书,使教学内容比较单薄、枯燥,无法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形象体验,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多媒体技术的发明,为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改进教学手段,使印在纸张上的静的文字知识能以一个更丰富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把教学内容设计成PPT,根据课文内容配上相应的图片、音乐或者视频,提供给学生丰富、直观的感受,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立体化。由于多媒体是一个新生的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很多老一代的教师都不具备使用多媒体的技术,而新一代的年轻教师在具备初步的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技术的情况下,对多媒体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还缺乏科学的研究。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己运用多媒体的能力,才能建设形式多变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肯定性的教学语言,提供积极反馈。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实现学生与教师间有效互动的媒介,积极的言语能起到鼓励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展开。教师要善于组织自己的语言,适时运用鼓励、肯定、赞扬的语言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还应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巧妙组织语言形成积极的反馈。教师在课堂中利用自身的反馈作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自身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常常会在课堂中提出许多奇怪的问题或者想法,有的教师采取的态度使批评,认为学生在存心捣乱,妨碍课堂秩序和教学,而有的教师为了继续自己的教学而采取漠视的态度,即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置之不理。这两种做法都会严重打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生的奇思妙想是由于自己存在困惑,是对学习内容积极思考的结果,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这种情况,避免造成对学生的伤害。比如,教师可以说,“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不过现在我们在上课,请你下课后来找老师讨论,好吗?”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才不会受到打击,在以后的课堂中会正确提问并积极参与和思考。教师还应该注意,在提问题时多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也不要直接否定和批评,而应该鼓励学生再次思考一下,改正错误的思路,找出正确答案。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你的回答非常好,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这篇课文,但你能不能再试着根据课文找找答案呢?”这样不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答题的做法,既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