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初探
发布时间:2015-09-24 20:20:05        发布人:王景        浏览次数:377 次

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初探

王景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电脑互联网与手机等终端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互联网在给高校大学生生活学习带来了深刻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并且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关键词:网络  挑战  机遇  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移动终端通讯的普及,WIFI信号的覆盖,信息网络已走进了高校大学生的各个领域,并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大学生通过上网浏览、QQ聊天、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获取更多的信息,网络资源正在慢慢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年轻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给青年大学生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化,做好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地处理因网络信息化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消除互联网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网络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因互联网的特点而所展现的挑战。

1、 互联网的开放性。网络参与者可以自由发布和接收信息,各种技术原因和制度原因使健全的网络监管并不到位,网络信息量急剧膨胀,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判断,有用的、无用的,进步的、反动的,准确的、错误的等等信息充斥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

2、 互联网的自主性。在一人一机的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是自主的参与到互联网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利益追求,隐蔽的信息交流中缺少传统道德法律的约束和监管,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网络犯罪等频现。

3、 互联网的交互性。相对于传统以上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所具有的交互性,使得大学生群体不再简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求平等的交流,同时大学生在巨大网络资源的影响下,对政工队伍的理论水平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条件下的技术实践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网络信息化是把双刃剑,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 丰富的共享资源。许多先进的、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互联网内传播,方便了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储备。同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也通过各种信息载体更加活泼鲜明的向大学生传播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科学指导理论。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书面灌输式教育。

2、 网络的信息化传输时效性。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优势,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形式的信息传播。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开展变得更加便利,动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3、 网络信息化的交互性。有效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互联网尤其是体现出这一点。通过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教育的多样化;把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平等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模式。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上实现由单向灌输到双向交流的转变,增加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便于组织或自觉开展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和学习心得,教学相长。

三、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方法。


中央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会议上曾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推出一批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集中优势办出品牌。推进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建设,扩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继续加强对校园网用户管理,与有关部门协同建设高校网络信息应急机制,提高网络管理水平,让网络空间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2、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全面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通过按照IP地址管理的办法,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数据库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严格实行高校校园网BBS用户实名注册平台,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提高网络信息应急处理能力,加强高校校园及周边网络环境的综合治理。


3、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高校校园网络长效管理机制。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的工作领导。对于网络管理工作队伍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理论水平要通过培训和激励逐步提高。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络”,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活动。


   总结:互联网是开放的系统、发展的世界,越来越多的理念、方法开始介入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工作方式的转变、改进。如何在急剧的信息变革中创新我们的观念、方法、技术水平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2、 房亚兵 《信息化条件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重构与应用》 高教探索 2009 第5期。3、王荣发 《网络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版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