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新课程改革后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的困惑
发布时间:2015-09-24 20:24:28        发布人:李渊霞        浏览次数:397 次

新课程改革后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的困惑

李渊霞

(贵州省瓮安中学 贵州瓮安 5504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标准确实给体育课堂带来不少令人喜悦的变化,但当前改革中纯理论的东西过多,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不到,目标设计和课堂设计之间矛盾,学习交流与学习效益之间的矛盾,让教师感到十分困惑,程度地存在着对理念的说解痕迹,课堂上的探索过程中仍有机械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容易走入误区。

关键词:新课改  体育教学  困惑

  一、民族地区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 不知如何安排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标准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但有些教师对此感到茫然,虽然研究了体育课程标准,但并不知道该教什么内容,确定了目标但不知用什么教学内容来达成目标。体育课程标准虽然包含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要求,但也只是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差别;除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之外,教师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还缺乏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教师不知通过什么内容教学才可以达到新课程要求的目标。

   2 .难把握“放”与“收”的度

   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强调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普遍对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放”与“收”的度把握感到困难。一是放开了怕收不回来;二是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给聪明的、技能优秀的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舞台,但那些一般的、中等以下的学生却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三是教学中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性学习,但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不明确,如果教学中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所谓的主体性教学,学生想学习什么就教什么,放手让学生探究,又有了“放羊式”教学之嫌。

   3. 运动技能、技术教学要求不明确

   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时下不少教师在体育教学计划中只字不提学习运动技能、技术的目标和内容,只是选择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教学内容。“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技术的传授……”中的“过分”是一个什么标准,教师到底要教多少或者要教什么样的运动技能、技术和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才是“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体育教师又如何判断什么是“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和“不过分的运动技能、技术教学”呢?并且“不过分运动技能、技术”的评价标准和依据是什么,体育教师该如何进行评价?

  4. 大班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矛盾

   体育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教师主体性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个别教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却降低了班级教学的整体效率,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由于对体育课程标准理念理解不到位,加上教育资源不足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目前我国许多学校体育教学无论在师资、场地器材、班级容量(尤其是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每个班的学生都在60 人以上)都无法满足个别教学要求。由于主观上解决不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矛盾,造成当前很多学校,尤其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客观上严重阻滞对学生的指导、知识的强化训练和某些良好习惯的培养,在丰富、发展个体,个性潜能和素养方面,还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5 .定性评价具体操作难

   体育课程标准评价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状态,强调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6]。主张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度,还有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但由于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这三方面的定性评价很难具体量化,因此教师对学习评价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学生“努力”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就应当合格,学生体能、知识、技能技术的量化评价是不是就应当让步呢?不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评价的导向性会把体育课程教学导向何方?学生的浮燥心投机心理会不会滋生蔓延呢?

  二、对策

   1.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行“开放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教法单一,要求太多组织死板,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开放式教学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真正的融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2. 更新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应以“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基本出发点,既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7]。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到健身性和文化性相结合。

3.  改进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应由单一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意表现五个方面。评价方式也应由教师参与的唯一方式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结合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考虑到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4 .加大课程和教材内容的选择自由度

主张在课程教材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各地的地域特点、文化特点、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条件。“允许选用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和民族体育教材”,赞成“个别限定选择教材,因场地器材所限,也可被任意选择教材转换(如体操、足球等内容)”,主张“不占课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穿插在实践课中,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赵亚夫:《课程·教材·教法》,2004 年 3 月

2.庞学光:《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 年第 4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