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民族地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24 20:29:58        发布人: 徐晓婷        浏览次数:632 次

民族地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现状分析

徐晓婷

(贵州省瓮安中学 贵州瓮安 550400)

摘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开展实验工作,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问题,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其提供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都专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项,把课程资源作为重要内容和要求列入其中。

关键词:民族地区 地方课程资源 现状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应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资源的优化发展。

依此,我们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验要求,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研究”为出发点,作为“民族地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前期研究,我们进行关于学生、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现状的调查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笔者就地方课程资源设计5份不同的调查问卷,以瓮安中学高一、二、三的学生、瓮安中学历史组全体教师为调查对象,一共发出5000份调查问卷,收回2678份有效问卷,分别对学生对瓮安风土人情了解调查情况、提高学生历史课学习兴趣的策略”、高中历史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下:

1、高中 学生希望将瓮安的民土风情融入高中历史教材,也渴望再多了解一点儿自己的家乡的历史,虽然他们知道这可能与高考试题无关,但是人人都有恋乡情结。就当代教育而言,一个人的爱国情怀,是以爱家、爱家乡为起点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的话,那还谈得上以后强烈的爱国么?这样,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就有了原始动力,即便在实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相信在有价值目标的鼓励下,会攻坚万难的!

2、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困惑 :时间不够用(指课后学习时间,笔者注);想背书但不知到背哪部分;做题时只想着查书或参考答案;很难将历史知识点归纳起来;记的慢,记住了很快又忘了;要记的知识点太多,理解性的东西太多;材料题不会做;回忆老师讲解或教材总会有遗漏;记的不准,容易混淆;对老师分析的东西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怎样记笔记;不知道怎样学历史,很迷茫。

3、对课堂教学的期望:希望老师多详细解释名词概念,发现好多名词我以前会用,现在好像什么都不会了;希望老师每一课都严格按照教材讲课;老师将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抄写下来,要求学生背;将重要的知识在书上划下来;提醒学生哪些是重点,将历史背景、内容、影响抄给学生,否则容易记乱;将重点多读几遍;明确告诉我们下节课提问什么内容,最好告诉我们在课文的哪一段;指教学进度不要太快 ;多讲些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我们初中老师就是这样,而且效果很好;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我以后学理科,只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4、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学校现有资源,但学校现有课程资源闲置的问题突出。教师认为其主要问题之一是现有资源难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1)、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利用能力较差,没有科学的课程资源观,甚至将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缺乏开发利用的主体意识;对课程资源会促进学生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欠缺,导致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构单一,实效性较差。

   (2)、教师在教学实践对课程资源的需求量较大。教师没有时间去认真准备地方课程资源,教师需开发新的符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切合地区、学校、教师实际的课程资源。

   (3)、有68.42%教师希望通过教科研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以提高自身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开辟活动基地”和“提供案例集或开发指南”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4)、开发利用校内课程资源的主要困难之一是教师工作负担重,无暇顾及(占38.16%),缺少经费(占80.26%)。显而易见,把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必然要求教师变革已习惯了的教学行为,从而会加重教师负担。这是教师不愿应用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因。

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在各级培训中增加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内容及开发技能训练,提高教师地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能力。

 2、加强备课管理,扩充备课内容,从深挖教材,到了解学生,到开发教材外资源,这样可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师备课有机结合,既可减轻教师备课之外的资源开发负担,又可使已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3、学校应鼓励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又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学校要鼓励教师依据自己的能力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和信息化资源,在思想上和制度上给教师松绑,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动手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4、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的大教育观,认识到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整合现有的地方课程资源,找到恰当的渗透点,使地方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魏恤民主编,《历史教学与评价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钟启泉、崔允郭、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大学出版社,2003.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5.基础课程改革通览编委会.基础教育改革通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