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9-24 20:31:43        发布人: 朱 靓        浏览次数:703 次

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朱     靓

                 (贵州省瓮安中学 贵州瓮安 550400)

摘 要:纵观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模式,缺乏一定范围内的创新,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普遍缺乏活力。面对一成不变的高中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削弱,学习有效性也大不如前。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积极求变,引入创造性思维,改变了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及学习观念。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的一系列问题,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需不断实践,进一步总结规律。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学习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深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习惯于保持教学习惯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创新的观念和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方式具有简单、单向的特征,学生只是被动地解答教师预设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便是“唯分数论”,学生的学习完全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入创造性思维,增强高中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创新性成为了业内的一致呼声。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所谓创造性思维,实质是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思维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善于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桎梏,利用发散性思维和多样化视角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具体来看,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思维更加灵活,在解答同一问题时,善于灵活转变思考方向;其二,思维更加多元,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切入,深入剖析问题的不同层面,彼此进行验证;其三,进行自我辩证,为了获得最为科学准确的答案,学生善于在脑海中对探究结果进行自我验证。

二、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探究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主要从语文阅读和写作两方面进行,总体来说,高中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模式较为单一,人云亦云,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首先从语文阅读来看,目前高中阅读理解通常会按照某一个既定的模式进行,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在阅读学习中获得思维上的提升。而部分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很重,完全以高考作为唯一的目标。其次,从写作教学来看,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仍然十分有限。如果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是议论文,教师就会加强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如果是其他体裁,教师则就一直加强该体裁的作文练习,忽视了不同文体之间的联系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高中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造性学习氛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情境十分简单,就是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教师主动输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语文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在课堂设计环节,多设置一些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安排学生回答问题时,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教师应继续进行引导,引领学生进入某种情境,通过自我感悟一步一步获得答案。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中的《再别康桥》时,作为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徐志摩用细腻温暖的语言描绘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的意境描写十分生动传神,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以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诗中描绘的场景,以音频领读营造全班跟读的浓烈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教师通过声音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再例如,在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可以配合放映相关图画,同时播放朗诵音频,能够带来很震撼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对这首词意境的理解。

2.师生互相提问,增强双向互动

正如上文所述,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单向交流的过程,教师无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创造性学习更是无从谈起。发挥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是要改变这种格局,鼓励学生向教师多提问,实现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的转换。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应多提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便于与学生进行互动。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中的“老人与海”时,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小说中老人的人物形象象征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老人与鲨鱼的搏斗过程使用了哪些方法?人物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诸如此类,这些问题为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3.拒绝固定答案,引导学生展开多元思考

传统教学中某些教师热衷于制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拒绝自我发挥。这种教学思维无疑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长此以往,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越来越小,不利于培养多样化人才。因此,发挥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破除思维上的桎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答问题,设计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不仅教师需要培养创造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学生也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语文学习效果。将创造性思维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有利于营造探究性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栋云.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5(09):222-223.

[2]徐玉兰.执迷主做奴,痴狂人变鬼——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14(07):125-126.

[3]王金玉,陈岳纯,曾强等.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11):176-178.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