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
赵 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起到了其他学科所替代不了的重要作用。当前,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提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思路与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承担着国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因此,高校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目标模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该学科的传授,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学习能够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并不断用思想政治理论武装、扩充自己的头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以饱满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没有认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错误的把教学当做是对教材的解说,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有的目标。这样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出现差强人意的效果。
其次,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要想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眼球,不仅仅要求教师能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要点,还要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理论更加通俗易懂、并与实际紧密联系,打动人心。[1]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善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不能依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教学,不能做到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教材的理论知识相融合。这样的教学内容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热情。随着信息生活的飞速发展,大学早已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教师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理论贴近实际,会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误解,并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并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当前,多数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大班授课为主。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无法与每一位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一些教师在课堂采取以单一、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样在某种意义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像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脱口秀,而本应是教学主体的学生则成为了台下的观众。一节课结束,尽管学生听了很多东西,但由于缺乏参与课堂的环节,导致能够被同学们牢记在心的东西少之又少的结果出现。大学课堂在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的环节,并不断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课程,若一味的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想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应该依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力争探索能够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新思路。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使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更好的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师应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细化培养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理解,针对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特点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将思想政治理论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避免枯燥单一的复述教材。[2]这样不仅能够使不同层次、特点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思想政治课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相关理论,也能够使学生们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养目标下得到提升。
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得到明确并确立的阶段,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关心国家大事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等热点话题。因此,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在把握教材要点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得教学内容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并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最后,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想要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完善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思想的环节,教师可以创造与同学交流互动的平台,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课堂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师一人在讲台上说教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也能够充分调动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