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究
赵 畅
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体、客体和环境等要素的功能,在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提升教育客体的能动性的同时优化教育环境的感染力,促进这几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达到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外,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主要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中介和教育环境等基本要素组成,不断的促进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仅能使各个基本要素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能更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这种主动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识及其行为的引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据以调控自己的组织行为和教育行为。因此,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思考如何能够使教育主体更好的发挥这几方面的功能。
(一)主管部门与相关人员的重视
要想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功能、更好的提升思政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则离不开教育的主管部门以及领导等相关人员的重视。因此,高校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等发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明确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所肩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在带动高校发展的同时时刻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课题摆在重要位置。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思想上、行动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氛围、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奠定基础。
(二)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的接触最多,受教师的影响最大。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运用自身崇高的理想、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科研的务实精神以及独具魅力的人格才能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除以上的外在条件之外,要不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成才、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使自己成为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二、提升教育客体的能动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相对于其他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认知并能够进行实践活动的受教育者。充分激发大学生们内在的能动性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定的政治保障、正确的价值导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和谐高校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稳定的校园环境。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全面,认为思想政治课学的好不好都不会影响到未来就业和生活,甚至会依据自身好恶来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价值的大小。这些错误的认识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因此,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认识,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实践,自觉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
一些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学习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并能较好的完成考试任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只能停留在认知层面,并不能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思想道德理念不能内化为自身行动的后果。这样就阻碍了学生将良好的知、情、意、行的融合,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学生实际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教育,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优化教育环境的感染力
(一)美好校园环境
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校园相处的时间最长,受校园环境的影响也最大。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使学生远离各种喧嚣、干扰,也能够使学生在享受美好校园环境的同时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优良的校园风气能够在开展教育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促进学生在不断接受知识洗礼的同时保持身心健康,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校园环境的陶冶和感染,促进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的同时,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程度将直接决定该校的发展前景,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这种文化通过历代师生在教学和生活的过程中共同努力逐渐形成,能够渗入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并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稳步渐进的影响作用。因此,通过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优化学校校风,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从思想、行动等方面不断进步。这样不仅优化了教育环境,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能够为更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服务。(作者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