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
周迎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外语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的相关性。研究证明,大学生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改进自主学习,从而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外语学习能力,最终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外语学习能力在外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因素。以Carroll为代表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语学习能力具有的“不稳定性”、“个体差异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今后的研究就“要充分结合其它个体差异因素研究(尤其是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认知风格等)的理论成果”(张仲明 李红,2009)。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外语学习能力以及这一能力与其外语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以期将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作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帮助其取得更好的外语学习成绩。
一、外语学习能力
Carroll(1965)指出,外语学习能力由语音编码能力、语法感知能力、归纳性语言学习能力和联想记忆能力四个要素构成。外语学习能力是学习者个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学习能力(Carroll,1981),该能力是有助于语言材料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的完整的一套能力(Gardner & MacIntyre,1992)。早期的研究者因受Carroll的影响倾向于外语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内在的并且是固定不变的能力这一观点。Carroll(1981)认为语言学习能力相对而言是固定不变的,甚至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他的观点在很长时期内对包括Skehan(1990,1998)在内的后来的研究者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外语学习能力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研究者的观念、认识逐渐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转变。Grigorenko(2000)的外语学习能力增长观认为,“外语学习能力并非是生来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专门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不断得到发展的”。国外有关外语学习能力的研究基本是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探讨语言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学习机制;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与语言习得有关的认知因素。这些研究主要是通过编制外语学习能力测验量表并建构理论模型,探究外语学习者的有关能力要素,旨在预测外语学习者未来外语学习的成就。这些研究从能力实体观,到能力增长观,再到能力差异假设的提出,其观点、理论模型以及大量的实证研究如Ehrman(1998)、Gardner(1985)、Kiss & Nikolov(2005)、Skehan (1998)、Ehrman & Oxford(1995)、Sasaki(1996)等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对我国外语学习能力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国内有关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第二类是关于外语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集中于培养外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研究与自主学习能力有关的认知或情感因素。然而,尽管自主学习能力是外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成分,但学习者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仍不能等同于具备了外语学习能力。有关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探讨自主学习能力在外语学习能力中的地位及其与外语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三类是以培养外语学习能力为主题的研究。这些研究看似宏观、全面,但缺乏科学的实证和理论依据。
二、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
Oxford(1990)认为,外语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摆脱他人的督促和对他人的依赖,对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具体体现为学习者独立地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根据这一目标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及其学习进度、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自觉、积极地监控学习过程和正确地评估学习效果(Holec,1981;Higgs,1988)。Zimmerman(2005)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将心理能力(如语言能力倾向,这里的语言能力倾向即本文中的外语学习能力)转化为学习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等)的自我导向的这一过程和在此过程中的自我信念。在外语教学中提倡自主学习,旨在鼓励学习者在最大程度上为自己的学习真正负起责任,对学什么和怎么学做出自主决策,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主地反思、调整,努力实现自己的既定学习目标,直至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要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使英语的教与学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Skehan(2002)认为,研究发现:对二语习得成功与否而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一直是最具有持续有效的预测作用的因素,而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外语学习能力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个性化的语言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与外语学习成绩密切相关(Wenden,1991),但是自主学习本身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策略是影响自主学习的关键性变量(庞维国,2001)。语言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语言能力,达到学习乐趣,导向独立自主学习所采取的有意识的具体行动(Oxford,1990)。大量实证研究已证实学习策略对外语学习的重要作用。文秋芳(1995)的研究显示,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学习策略的恰当使用会对成绩产生决定性影响。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尤为重要。了解并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成为更独立的、更自主的学习者,使学习者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Allwright,1990)。
综上所述,既然外语学习能力是动态发展的,那么这一能力就是可以培养的,而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教育,即:充分结合学生个体所特有的外语学习能力综合体特点,通过学习策略训练培养和发展其外语学习能力,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其学能优势,最终达到其理想的外语学习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