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的理论依据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11-19 19:25:32        发布人: 苏日娜         浏览次数:669 次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的理论依据与对策


                      苏日娜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建立是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要。

    一、背景及意义

新世纪伊始,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新高速发展的阶段,原有的评价机制也显像出固有的弊端:重过程,轻结果;缺乏监督,容易导致暗箱操;对评估结果遮丑避短、报喜不报忧等,严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新的评价体系的产生不可避免,其中第三方评价因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企业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优劣,为此,高职教学质量的评价离不开企业和社会的参与。高职院校的有效教学评价应实现评价指标和考核方式与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无缝对接,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职业教育进行有效教学评价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第三方评价是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充分合理使用第三方评价机制能够促使高职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内教育过程评价”和“体外教育管理机构评价”两个相互补充并部分重合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第一方为学校内部的质量运行与监控过程,其标准依照自定的人才方案和管理流程实施,以课程教学为主体,对教学质量的评鉴难以逃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职责纠纷问题;其次,来自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第二方评价,虽来源于学校之外,但就参与者的身份而言,仍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目的而进行评估,帮助院校查找质量问题的侧重点依旧是执行计划与加强管理方面的问题,仍旧属于围墙内的评估;而第三方评价主体由行业、企业等非办学主体或管理机构担当,针对的是毕业离校成为社会劳动力而非在校学生的群体,这些机构和个体与学校之间缺乏直接利益关,能够把学校的“产品”的出口端针对高职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能给出相对独立、客观和公正的“诊断性”评价,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作会诊性把脉。然而虽然我国的教育机构已进一步认识到了第三方评价的重要性,但截至目前的情况仍是:第三方质量评价尚未形成体系完备、可操作性强、信息渠道畅通的运行管理机制。各方评价自成一统,没有构成闭合、互动、循环和反促的相互关联,这也成为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显著弱项。尽快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价制度,使人才质量获得一个更加完整的评价模型是我国高等教育亟待思考的问题。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国家政策及理论依据

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中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要建立社会、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多方参与,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 。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积极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吸收企业等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 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问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突破口,而高等职业院校应正确理解第三方评价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合理使用第三方评价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应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把独立于学校及其主管部门之外的第三方引入评价体制之内,将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趋势。

   就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而言,引入与第一方无直接利益冲突关系的第三方质量评价无疑具有高公信度。以麦可思教育研究机构的第三方评价机制运行为例:麦可思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半年后跟踪测量》,对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培养特色、能力知识、课程有效性等进行问卷调查、跟踪调查和分析统计。该机构利用年度内某省份或某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测量,得出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等量化数据与质化分析的结论报告,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办学主体的新专业申报与审批、现有专业招生计划编制提供决策依据。这种自第三方的把脉问诊,因其行政上的独立性而免于多方干扰、因其客观实在性便可提供对症良方。就像麦可思教育研究机构提供的信息,既有助于办学方谨于人才教学质量,又利于管理方慎于计划干预,最终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地讲:构建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院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评价体系,形成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社会贡献水平评价学校,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应是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运行的基本依据,进一步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水平评估制度,开展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技能考核。同时引入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第三方力量参与综合评价,探索开展就业质量评价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以就业质量为依据调控学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与此同时,我国高职教育要积极推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性评价制度,提高学校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引领高等职业院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今后我们高职教育的工作重点。

   四、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经验和趋势

根据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监控与评价经验,一般由教育主办方和投资方进行监管,遵循“谁出钱、谁负责”的原则,聘请专门评估机构定期评价,而校方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负责。比如美、英、法等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就是由政府、高校委托非官方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来展开,这可以被视为各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雏形。

   (一)美国的社会独立评估模式

早在19世纪,美国就有了完备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并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制度。评估的机构主要是民间的( 私立的) 非盈利性机构。这些教育机构的评估和鉴定都是非官方的,但是却被社会及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二)英国的半官方评估模式

英国的评估机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 QAA) 是独立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代表政府和学术界的双重利益,同时又独立于政府和高校。其目的是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公平、客观、准确的评估结论,成员主要来自于高校和社会专业人士,政府不介入评估工作,但通过QAA 这个评估中介机构,英国政府实现了它对高等教育的间接干预和控制。

   (三)法国独立的政府评估机构模式

法国是一个教育管理体制相对集权的国家,一般也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开展评估,但不同的是由政府牵头创办或提议建立,政府一般向中介机构提供维持费用和资助,委托中介机构开展评估,但中介机构并不是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不具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也不是政府的附庸,而是一个在既定的法规或政策框架下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实体,其评估活动有自己相对的自主权,一般不受到政府的干预。

通过以上几种高等教育评估的典型模式可以看出,它们的评估机构一般不属于政府机关,而是在既定的法律法规或者政策框架下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实体; 其运行独立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外,在评估过程中是作为“第三方”出现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专业性。

   五、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推动教学培养改进,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功能,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就成为题中之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其基本对策如下:

   (一)高职院校要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

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探索“校企共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教学评价,要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该从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检验、毕业生的跟踪调研等多个方面开展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设计行业企业专家的评价量表,并将此部分的评价赋予一定的系数,使其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分数中占到至少不低于30%的比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

   (二)委托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在高职院校开展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

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委托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在国外职业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模式,其优点是: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意见既非行政命令,也非高校自我感觉,而是事实求是、客观公正的状态和富有建设性的意义。国内现有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主要是通过实施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项目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业质量,这些机构主要是负责项目的设计、问卷调查、数据清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通过他们的调研和科学的数据分析,高职院校可以了解到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省内以及国内的状况;专业培养的定位是否准确和具备特色;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核心知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否有效;学校的生源分析;已毕业学生对学校的评价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可以帮助高职院校调整专业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从而最终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吸引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参与,争取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通过实施高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推动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定期开展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等教育教学评价活动。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质量改革,实施教学质量评价,都需具备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配套,因此,为了争取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支持,学校应主动邀请主管部门参与学校教学质量评价,通过邀请上级部门相关领导听课、观摩、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引导政府参与,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四)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与内部质量管理有机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估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日益提高,包括支付给评估机构的年费、现场考察费用,以及教职员工和行政管理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所有的院校都备受困扰,尤其是一些财力和人力并不宽裕的院校。仅仅是采用最低标准和统一指标的评估办法越来越不受欢迎,这引起了认证评估在重心上的不断转移。从历史的纵向维度来看,德国、美国和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估经历了从注重统一标准向注重院校和专业特色的演变历程。评估标准中,越来越突出定性的内容,并不是拿一把尺子去度量所有的对象,而是判断被评机构是否具有实现自身使命,突出特点和发展优势的机制,鼓励被评机构办出特色。这种发展性的评估模式越来越被更多的机构认可,其优点在于能够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提供一套内外部有机结合的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它应由完善的内部质量管理系统、定期执行的内部自评系统和专业化的外部教育评估系统组成。这种转变会促使一种新观念的形成:将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与内部质量管理有机结合是中国职业教育在追求高质量过程中势必要做的一项工作,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内部质量管理系统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研究”(课题编号:FSZZgy2013029))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