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高校学生休闲文化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15-11-19 19:25:57        发布人: 周 媚        浏览次数:652 次

高校学生休闲文化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

                            周 媚

                 


   高校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环境的特殊性,他们的休闲文化状况如何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休闲教育,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甚至关系到未来社会的整体面貌。本文对目前高校学生休闲文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了深入阐述,并在科学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休闲占了大部分时间。据笔者根据自己所在高校初略统计,一年中,大学生上课学习时间190多天,而休闲时间确达到160多天。大学生在休闲的过程中自发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休闲文化, 并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影响。引导大学生科学地休闲,加强校园休闲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是摆在高校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 高校休闲文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高校休闲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生要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的休闲生活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健康的高校休闲文化对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创造力;同时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拓展交往范围,深化交往关系大有裨益。

其次,高校休闲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一方面,健康的休闲文化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考试之余放松心情,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和调节生活的节奏,让生活张弛有度,达到和谐统一,可以确保校园安定秩序,为稳定校园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健康的的休闲文化可以增进师生和生生间的诚信友爱,大多数休闲活动是在群体中开展的,健康的休闲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还可以改善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形成和谐向上、文明进步的校园氛围。

高校休闲文化建设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休闲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特别是一部分发达地区人群已率先实现现代化,休闲时间已越来越多。休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引导作用,对于提高休闲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休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友好共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群体,他们的思想前卫,观念超前,他们的休闲文化观和休闲文化质量高低,将会影响社会的休闲文化水平,因此高效休闲文化建设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及校园休闲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休闲活动内容较为丰富

休闲生活己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从大学生休闲方式的类别来看,目前主要集中为以下几大类:(1)社会活动类,这类活动主要包括: 社会公益活动、社交活动等。(2)教育发展类,这类活动主要包括:参加课外培训班、讲座,上图书馆阅览、自修;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以提高个人素质和文化素养。(3)怡情养身类,主要是指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书画摄影、插花、园艺等具有一定创作内涵的休闲活动,以发展自己的业余兴趣和提升自身素质、发展自我潜能的需要。(4)、体育健身类,体育健身类休闲方式主要是指通过经常性地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5)消遣娱乐类,主要包括:逛街、购物、闲聊、吧式消费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如歌、舞、影视和上网、电脑游戏等。(6)旅游观光类。此类休闲方式主要是指大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野外露营,以及其他各类形式的娱乐旅游活动。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休闲方式的类型是丰富多彩的,这为大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发扬良好的精神风貌,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实施载体。

(二)休闲时间相对充足

大学生休闲时间主要是指除了上课时间、完成课程任务、以及参加考试等以外的时间,包含娱乐时间、休息时间和课外主动探索与学习的时间。相对中学生,课程、作业较少,不强制晚自习,有了更多自己探究学习和休闲的时间。以我院学生为例,每日平均课时为6小节, 以每小节课 40分钟计算, 学生上课学习的时间为 40×6=240( 分钟) , 即4个小时。通过调查得出我院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一天中,他们用于交通的时间大约为 1 小时,吃饭时间为 2 小时,做作业时间大约为 1 小时。我院学生休闲时间为:24 小时-上 课 时 间 - 睡 眠 时 间 - 交 通 时 间 - 吃 饭 时 间 - 做 作 业 时 间 , 得 出24-4-7.8-1-2-1=8.2(小时), 可见高校学生的休闲时间是非常多的。

(三)休闲消费逐渐增多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有人际交往、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发展的需要。以往高校大学生的休闲方式较为传统,大部分休闲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不需要花钱的打篮球、踢足球、打牌、下棋等,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的娱乐方式也在增多,娱乐场所也在扩大,需要花钱的娱乐如度假观光旅游、健美健身等消费在不断增加。从我院学生的数据来看,其中有41%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为500元以上。同时,约有15%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400元以上,约有21%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300-400元,约有25%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200-300元,约有39%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200元以下。可见,休闲费用在生活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必需消费的一部分。

(四)休闲空间不断拓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便利的出行交通方式,让大学生的休闲空间不再拘泥于身边就近的区域。对休闲空间的选择从校舍、操场和校园周边的吧式场逐渐发展到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以及假期的旅游观光度假景区,大学生的休闲空间主要有校内休闲空间和校外休闲空间,大学校园内的休闲设施主要有图书馆、微机室、语音室、体育馆、健身房、球场、资料室、实验室以及创业基地等等。据我院调查显示,仅有36.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休闲设施能满足自己的休闲需要,有43.2%的大学生认为能基本满足,还有20.5%的大学生认为不能满足他们的休闲需要。

(五)休闲生活日益品味时尚

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追求时尚前卫,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休闲方式种类繁多:上网、听音乐、K歌、看演唱会、看电影、进茶坊、泡沙龙、健身、旅游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上较流行、受欢迎的休闲活动,大学生自然也是其中较多参与的群体。在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休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热衷的休闲方式,从总体上看,在网络休闲方式中,女生热衷于聊天、网购等;男生偏爱于网络游戏、影视观看。网络是一种时间和空间受限较小的娱乐方式,让大学生的娱乐变得更为轻松,丰富了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三、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休闲欲望强,休闲观念差

学生进入大学,摆脱了父母与老师的束缚,学习压力较小,就像放飞的小鸟,因此休闲欲望非常强烈。但由于对休闲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把休闲等同于吃、喝、玩、乐。比如,在与我们学院的学生座谈中,我们了解到 80%的学生想在大学里利用休闲时间好好玩,至于怎么玩,不是很清楚。于是,休闲时间没能很好的被利用和规划,而是被被上网聊天、看视频、睡懒觉、逛街所占据。

(二)大学生休闲时间多,休闲技能匾乏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新奇产品增加,活动方式越来越多变,活动场所在扩大,这些无不刺激着大学生的休闲欲望。马克思曾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从中可见,只有获得相应的休闲技能,才能提高休闲生活质量。目前,高校大学生所拥有的休闲技能不足,不能很好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帮助推动专业的发展。当前大学生休闲生活技能偏庸俗和大众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一部分学生对休闲生活的选择只拘泥于一些不太需要技能的活动,如闲逛、闲聊、睡觉、上网等。

(三)大学生整体休闲活动层次不高

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就其对主体的影响和活动的功能而言,大概可分为两类:一是发展提高类(看书刊杂志、读报纸、参加培训班和讲座、参加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交际、创业、打工赚钱);二是娱乐消遣类(睡懒觉、上网、喝酒、进卡拉0K厅、听音乐、看电影、闲着什么也不干)。目前高校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倾向于纯享受性的娱乐消遣类活动,参与创造性活动和提升发展类的休闲的比例较低,这都是受到了社会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

(四)休闲随意性强,满意度低

对自身休闲的现状,调查对象普遍感到不够满意。比如:在对休闲生活的满意度调查中,我院只有 13%的学生表示“满意”,29%的学生较满意,而“不满意”和“较不满意”的分别为 21%和 37%。这还不是最令人吃惊的,在问及对自己休闲生活的评价时,65%的同学选择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只有 25%的同学选择了深入了专业学习、拓展了视野、发展了多种兴趣及交了许多朋友。在对“不满意的原因”进行调查时,大部分学生反映不懂得如何合理利用休闲时间,休闲技能缺乏。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加强休闲教育提升大学生休闲生活质量

树立正确的休闲教育目标。高校休闲文化建设要确定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标,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标是开展休闲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高校的休闲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具体来讲, 高校休闲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休闲意识,纠正一些学生对休闲的误解,让他们认识到休闲不只是游手好闲、浪费时间、放纵、单纯的娱乐以及把休闲与工作的绝对对立起来等,使大学生认识到利用好休闲时间,能帮助发挥自身具备的潜在价值,因此要有计划地利用休闲时间来强化自身优势,弥补不足,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帮助学生培养必要的休闲能力。一方面,提高大学生从事休闲活动的各种技能、技巧,主要包括:课外自学技能、交际技能、文娱体育技能、对艺术的鉴赏技能、旅游技能等。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合理利用休闲时间的能力。通过休闲教育,使大学生能合理管理休闲时间、科学地选择休闲活动的内容,形成良好的休闲习惯。

(三)完善大学生休闲教育课程体系。高校休闲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因此,高校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自己的办学特点,建立并完善适合本校特点的休闲文化课程。首先,应该开设专门单独的休闲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尽快将休闲教育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体系。这样推进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探究性学习,还能培养创造性人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课程内容应该覆盖面广并且有针对性。课程内容尽量涉及大学生休闲活动的所有领域,要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且要有针对休闲知识、休闲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设计。最后,要把学生休闲教育内容列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之中,发挥多维课程对休闲文化教育的作用。

(四)构筑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一方面,要注重校园文化软件的建设,诸如对于教师文化修养的要求、管理中人本思想的渗透、教学中知识的文化提升以及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如开展各种文艺晚会、专业知识竞赛、技能比赛、文明宿舍文评比和社团活动等。另一方面,要充分地关注校园文化硬件的建设,诸如学校校园格局、学习和休闲场所的设计等,以及搭建、完善并管理校园网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14年院级科研基金项目“高校学生休闲文化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4yjyb21))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