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体网络的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训练
刘改琳 李定顺
语言的学习与应用主要有两条途径:输入与输出。输入方式主要是听和阅读;输出的方式主要是说和写。交际是语言应用的主要目的之一,交际的手段无非是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就好像人走路要靠两条腿一样,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在实际学习与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不重视、缺乏动力、缺少条件、缺少语境等)导致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时更重视阅读和写作,忽视了听和说的语言技能,于是产生了所谓的“哑巴”和“聋子”英语,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语音(如连读、爆破,语音习惯)、文化、句式、策略等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成为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单靠课堂的1-2个学时是很难的,必须加大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需要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本研究采取“课堂教学+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收到较好效果。
一、网络多媒体平台的辅助教学
在本研究中,网络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主要在课外进行。应用的是雅信达语言平台和自主建立的英文电影语料库。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发现的问题,选好平台上合适的学习材料,预先给学生布置必须完成的听力学习任务并提出要求。完成这些任务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内容强化学习。听力任务主要包括:short conversation , long conversation, short passage ,seeing an English film。
对于短对话和长对话训练的具体要求:(1)反复听,达到完全听懂。(2)听抄所听到的内容,要求不出现任何错误,可以借助词典纠正,也可以和学生讨论解决问题。(3)摘抄对话中的常用交际句型,并造句。(4)和同学结对模仿对话。训练目的:(1)习惯语音。(2)训练听力的反应能力。(3)学会自主分析、判断。(4)学会应用。(5)掌握常用句式。
对短文的训练要求与目的:(1)学会听较长的英语表达。(2)学会抓住关键词,分析短文主题和语境。(3)通过短文主题分析,学会判断、区分词义和句意,从而帮助理解。(4)摘抄出短文中的关键词。(5)摘抄出短文中的常用句型,并造句。(6)和同学结对相互讲述短文内容。(7)改编短文题材(如将叙述性题材改为对话等)。
教师指导学生看英文电影应该把握以下几点:电影的选择应由易到难,语速由慢到快,语言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多提供一些电影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对于看英文电影的要求与目的:(1)学生通过看电影,在文化中体验词汇的不同意义。(2)直观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不同文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听力内容。(3)看后写出故事梗概。(4)摘录口语中常用的固定搭配\句型。(5)与同学分组进行故事改编,并角色扮演,应用所学知识。
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在学生听力能力提高方面的优势:(1)改变学生课堂限时听时的焦虑心态。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般教师在课堂对要听的内容只放一到两遍后,要求学生对所听内容给出相应答案,而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往往会给学生造成较大压力,这种压力会使学生产生较大焦虑,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造成听力困难。多媒体网络课外辅助手段,给学生完全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放松的心态下不断地听,直到理解。(2)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课堂的放音时,学生只能完全接受教师的安排,虽然1-2遍没有听懂,也只能放弃,随着其他同学进行下一环节。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在自己愿意或者有心情的状态下去听,可以反复不断地听直到达到理想状态。(3)为学生全方位训练听力技能提高保障。学生在课堂听时,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内容的捕获上,对于语音、语调往往会忽视。而调查发现语音语调在初级阶段是干扰学生听力的主要因素,因为将所听材料以书面形式展示给学生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而听时,就很困难。这种课外辅助模式,可以让学生慢慢反复听、并模仿,学习外国人的发音和语调,从而习惯这种语音。(4)针对性强,可以实现个性化选择。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学习时,完全可以针对自身薄弱的知识点去检索内容进行学习,按需取材,实现个性化选择。由于课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资源和信息都可以达到充分的共享,这种开放式的格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其开放的情境,也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主动性。(5)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声、视觉上的直观刺激,图文并茂,给学生理解内容提供帮助,文化差异也会给学生带来极大兴趣。调查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看英文电影,也喜欢完成看电影后布置的任务。(6)语言应用效果明显。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对所学的语言知识在应用时同样少了焦虑、有了时间保障、有了积极性。这种课外网络多媒体辅助输入配以不同任务的不同输出学习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但多媒体网络学习不能100%地代替课堂学习。然而,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模式,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
二、课堂教学
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听说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传统的听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1)针对学生多媒体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解决、训练。(2)培训学生学会使用听说学习策略。(3)组织学生学会英语语言的应用。在网络多媒体模式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发挥了内因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咨询者、评价者等。
(一)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学生语音问题,本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纠正和培训:
1.认识语音学习的重要性,纠正偏误认知。英语语音在学生听力效率与正确性提高方面以及现实生活中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语音差不多就行,因为不太可能训练成很标准的语音;再者,只要能听懂就行,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地方英语的发音,所以没必要训练。实际问题是学生对所听材料能看懂,却听不懂,在初期,大多是因为语音问题导致的。实际上,语音教学注重培养的是学生们自己识别音标和发音的能力,如,一个字母或几个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对于学生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则是十分有利的。
2.在语音训练方面需要把握“流畅、自然、可懂性、交际性”原则。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1)发音和字母结合2)语音与语调3)语音与词句结合4)语调与情景的结合。
3.采取的训练方式包括:反复模仿、对比分析、分类练习;自我录音、分组结对应用与评价。
(二)针对词汇问题主要应用构词法进行训练,以拓展学生词汇量和词汇辨识能力。主要包括词缀的作用与意义;各类合成词的构成与意义分析;一词多义和多词性的判断;词的转义分析;听力和口语中常用的固定短语等。
(三)根据学生观看的英文电影中出现的文化进行文化对比学习和了解。这一内容由教师在学生观看电影之前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自己查找,进行中西对比,课堂组织讲解,教师予以补充。
(四)课堂是将听和说的技能有效结合的最佳场景之一。通过网络多媒体的听,达到材料的输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途径和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应用语言,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有效的。传统模式下,学生在通过课本学习口语时,之一里集中在课本中的口语示例,通常不能充分地包含自然谈话的特点(例如停顿、错误的开始等等)。说话的方式通常是语法正确,结构完整(因为某种程度上它们就是书面课文),书面化很强。这语口语加急时的语言有很大差异。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口语训练,是学生在课外已经反复听,对语言应用的语境、目的和关键语句都有了了解的基础上变换形式,进行真实环境的语言再应用,语言更符合口语交际特点。
1.训练的模式与内容:在课堂上,针对课外网络多媒体中要求听的短对话、长对话部分内容,两个学生一组进行复述;对短文内容改写成对话,或者故事,分组讲述,甚至角色扮演,讨论;对出现的话题进行不同观点的深入讨论;对出现的文化进行中西对比讲解或展现。
2.此模式口语训练的优势:将听力中的输入材料再次通过输出应用进行检查与评估;会话内容不再成为学生的难点,改变了传统课堂口语交流时学生会因为缺少与主题相关的知识材料而无话可说,或者因为不知道使用什么词与句表达而不说的情况;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选择自己对输入材料的输出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个体能力差异,使课堂交流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由此可见,听和说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听是输入,说是输出,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组织教学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听说技能的训练,单靠每学的课堂时间是不可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也是效果甚微。借助课外网络多媒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师加以指导、组织训练语言应用能够有效地将听和说融为一体,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资助的重点课题“基于多媒体网络的高职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课题编号:GZGZ5414-39)资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