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来的,讲话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它是邓小平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离不开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坚定,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离不开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
四项基本原则是力量之源、成功之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及毛泽东思想。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实现四个现代化。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路径,而“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道路自信,我们才能沿着这条大道不断前进,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体现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要求和特征。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开放是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语境下主动融入世界,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资源和人才为我国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完善的。
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它是改革开放成果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国是一项基本且理想的治国手段,它的实现必须以法治精神为动力,法治原则为引领,法治保障为基础。当前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存在许多问题,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腐败、践踏法制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事业的发展核心,自公元1921年起,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此后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自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史无前例人民革命战争,从而创建了国家政权,毛泽东曾说过:“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核心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各族人民走上祖国昌盛、民族兴旺。”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它带领中华民族逐步走向繁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尽管我国存在着各种腐败现象,但这并非主流。不过,只有通过从严治党,维护党及其执政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党和政府才有领导和执政的民意基础。
六、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当前,我们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想肩负起历史重任,经得起时代考验,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才能始终保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前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才能有效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280747782;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