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择业需求优先序研究
许婷婷 樊信用
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给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本文选取了安徽省4所高职高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含应届毕业生)、与高职高专院校存在校企合作的4家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高职高专电商学生对于就业因素需求优先序。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安徽省高职高专电商专业就业效率的建议。
一、信息来源需求优先序总体分析.我们要求被调查者在下面提到的11项就业信息来源中选出他认为自己最需要的前3项,我们将各项就业信息来源需求在不同的选项上出现的次数进行简单的,系统的描述统计分析整理,具体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信息来源需求程度的排序就业信息来源需求第1位第2位第3位①招聘会2042349②就业网7515219③电视、报纸、媒体招聘广告113034④父母或亲戚介绍835372⑤公司、店铺等招聘启事2710238⑥市县政府安排41523⑦中介机构或人才市场233061⑧自己随意找到41142⑨朋友152767⑩老师41115⑪校友4034如表1-1所示由于11项就业信息来源在不同的位次上出现了不同的次数,为了进一步进行排序,我们可以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各个就业信息来源在空间中的距离大小进行排序归类。依据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方法,具体的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1所示。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um +---------+---------+---------+---------+---------+
6 -+
10 -+
8 -+-+
11 -+ +-------+
3 -+ | |
7 -+-+ +---------+
9 -+ | +---------------------------+
4 -----------+ | |
2 -------+-------------+ |
5 -------+ |
1 -------------------------------------------------+
注:1:招聘会;2:就业网;3:电视、报纸、媒体招聘广告;4:父母或亲戚介绍;5:公司、店铺等招聘启事;6:市县政府安排;7:中介机构或人才市场;8:自己随意找到;9:朋友;10:老师;11:校友;
图1-1:就业信息来源聚类分析树状图
由图1-1可以看出,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学生来说,按照需求的程度,被调查者认为需求的就业信息来源可以聚为3大类。考虑到聚类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加权求和的主观性,在具体的排序过程中,按照从一项需求信息来源第1位上比另一项需求信息来源多余的次数无权重转移到第2次上,然后第2次出现的数量,加上从另一个需求信息来源上出现的次数,差异首先改行的冗余数量减去第2和第3的位置,然后按顺序移动,如果在第2次上比另一个需求的信息来源发生和数量更多的,那么这个严格大于需求信息来源的另一个重要的需求信息来源。如果在余倾的顺序转移中出现了负数,将按照3次排名上出现综合考虑,3:2:1相应的排序加权法。根据这些方法,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可清楚地分为3类:第一大类包括2、4、5。第二大类包括3、6、7、8、9、10、11。第三大类包括1。依据聚类分析方法,对被调查者来说,第1大类明显比第2大类更需要。“括招聘会”单独被聚为一类与聚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在前3位中出现的次数明显集中在第一位有关,为此,在重要性排序中,本文将把“招聘会”放在第1大类中进行具体的重要性排序。如表1-1所示,对于第1大类内部的3项就业信息来源和“招聘会”,依据余额无权重依次转移的方法,结合加权计算的结果,可以基本上确定最重要的是“招聘会”,其次就是“就业网”和“父母或亲戚介绍”,最后就是“公司、店铺等招聘启事”。
二、择业政策需求优先序总体分析.如表1-2所示依据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方法,具体的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表1-2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学生择业政策需求程度的排序政策需求第1位第2位第3位①提供各种就业信息2951811②解决城镇户口问题263311③建立最低工资制度378044④解决社会保障问题3312840⑤提供就业技能培训37143103⑥提供廉租居住房屋2626106⑦建立劳工维权组织026139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um +---------+---------+---------+---------+---------+
6 -+-----+
7 -+ |
3 -+-+ +-----------------------------------------+
4 -+ +-+ | |
5 ---+ +-+ |
2 -----+ |
1 -------------------------------------------------+
注:1:提供各种就业信息;2:解决城镇户口问题;3:建立最低工资制度;4:解决社会保障问题;5:提供就业技能培训;6:提供廉租居住房屋;7:建立劳工维权组织;
图1-2:政府政策聚类分析树状图
由图1-2可以看出,可清楚地分为3类:第一大类包括2、4、5。第二大类包括3、6、7。第三大类包括1。依据聚类分析分析方法,对学生来说,第一大类明显比第二大类更需要。“1”单独被聚为一类与聚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在前3位中出现的次数明显集中在第一位有关,为此,在重要性排序中,本文将把“1”放在第以大类中进行具体的重要性排序。
如表1-2所示,对于第以大类内部的3项政府政策和“1”,依据余额无权重依次转移的方法,结合加权计算的结果,可以基本上确定最重要的是“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其次就是“解决廉租居住房屋”和“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最后就是“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三、引导和促进高职高专电商专业学生择业的政策建议
(一)为电商专业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为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让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地及相应的组织要加强信息收集和传播,为学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平台。同时,要求每个地区及相关部门,有着对性的多开一些电商专场招聘会。来提高电商专业就业率。
(二)提高电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首先在于更新观念,强化务实职业素养教育。其次,要严格执行实训教学规范,把好实践教学考核关。再次,要拓展职业素养的横向发展。还应积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培养和拓展职业能力为内容、注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职业素养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三)为电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选择职业上,多数目的是工资收入条件。我们应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来增加就业机会,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而实现自我发展。应让学生放在视觉心理,自我实现,爱好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更大的自我发展。
(四)改善电子商务学生就业工作环境.首先要努力促进就业政策创新,同时优化就业政策环境。其次要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就业服务。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择业指导,职业培训后,逐步完善瞄准相应的服务,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再次要加强有力的法制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就业学生权利的实现。同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用来保护高职高专电商学生在就业上享有良好的就业环境。最后我们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业,以促进就业的质量,使学生就业行为多样化从而提高就业效率。(作者单位: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基金项目:本文受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高职高专电子商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基于教学因素视角”(项目编号:2013SQRW140ZD)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