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组织策略的策略
张继辉
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动、好奇、好说,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控制,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注意范围窄,随意性较大。如何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心琢磨,不断地发现改进。其实,只要教师能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组织策略,采用灵活多变的引导方法,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思维,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小学阶段的老师做好这一阶段的转折过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活动组织策略,使他们逐渐地适应课堂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他们是处在随意性向稳定性时期过渡,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且极不稳定,持续时间不长,对于课堂40分钟时间难以坚持学习,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有:1.自制能力差:有时发生一些与课堂教学毫不相干的动作语言;2.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情绪不稳,焦虑,恐惧不安,东张西望……;3.难跟老师配合:表现在感知教材较笼统,不精确,难于长时间集中在某一知识点上。
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组织学生活动策略来完成教学任务,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适时地使用不同的组织策略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任务就能当堂完成,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就能得到保证,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他们各自喜爱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由此可见,注重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有哪些方法与策略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点滴尝试。
一、重激励,多表扬,严格要求与激励相辅相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以表扬为主,营造轻松、活泼而又使学生愉悦的课堂氛围,对启迪学生智慧,激发表现欲望,发展潜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创造思维最佳途径。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把握时机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如:“你真棒”、“你真行”“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点,那就更好了”,“是这样吗?你再想想,或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好不好”等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让全班给他热烈的鼓掌,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勉励,也是对其他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融。
二、创设情境教学,活跃学生思维
情境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中十分有效的重要途径,符合儿童心理素质和性格发展的特点。好的课堂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还可以活跃思维。增加教学的情趣性,使静态的概念生动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启迪,思想高度集中,学生兴趣十分浓厚。此外,还可以根据课时的不同特点设置相应的游戏,来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三、纪律组织,采用特殊的信号控制
(一)老师说:一、二、三学生马上答:请坐端,或坐好了。
(二)老师说:请安静。学生回答:安静了。
(三)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看谁坐得最端正?
(四)课堂上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受到感染……
四、情绪组织
课堂上适时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很重要。
(一)老师鼓励在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时,可以这样鼓励学生:××有进步,我们应该怎样做?大家拍手说:向他学习!
(二)老师说表扬他学生拍手说:你真棒并竖起大拇指。
(三)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完整时,老师常用的方式是掌声鼓励,学生有节奏地拍手,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泼。
五、注重评价的艺术性,树立学习良好的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由于受理解力的限制,经常会出现错误回答,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耐心,热情地给学生以鼓励,如在教学有个学生回答我没有马上告诉他回答错了,而是轻轻地告诉他说:“你的回答和正确答案非常接近,真不简单!如果再仔细想一想,你一定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儿童表现欲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学生可以自主探索的内容,让他自己动手操作、研究,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七、注重常规训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一)课前准备习惯的培养。
(二)上课的习惯培养。
(三)作业的习惯培养。
(四)养成及时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五)学习用品的整理的习惯培养。
(六)学习能力的培养。
八、在学生动手前后进行课堂组织策略
如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用到学具时,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在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提出要求后,达到了教学目的迅速收起学具,为了避免学生把学具当玩具,分散学习精力。我采用的组织方式是看谁最快谁最守纪等鼓励语言,来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九、在学生动口说前后进行组织策略
如教学过程的说一说,指名回答,讨论问题(分组讨论和同桌讨论),学生有的回答的与问题相距太远,或未听清楚问题就回答,此时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策略,在说前可采用看谁的话说得最完整看哪个小组讨论的结果最接近答案等教学要求,并及时表扬,如表扬他向他学习学生说:你真棒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十、在学生练习时进行组织策略
学生做作业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坐姿不正确,做完作业不检查等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所以,学生在做作业前可采用:看谁坐姿正确,写字时细心认真,做完后还能检查等激励语言提醒大家。
十一、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组织课间小活动
为了使学生身心得到活动,大脑得到休息,课间安排了唱歌、跳舞、讲故事、做律动等活动。我还把学生有些学习习惯,如上课守纪律,写字的姿势;生活习惯:如早上起床后的一系列动作都编入律动之中,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小动物的叫声,动作学生都喜欢模仿,编入律动中,活跃课堂气氛。
十二、在小结学生学习情况时,进行组织策略活动
一节课学生们很投入,快结束时,对课堂上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评比一下,来个小结是非常必要的,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精神,可采用对得红旗多的小组按教学内容奖励他们开火车或做游戏,对表扬多的学生奖小红花等。
小学阶段组织课堂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后什么也不知道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组织课堂教学要做到知、情、意的统一结合,把知识的传授,教师感情的关注,以及学生的习惯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融为一体,多以鼓励为主,避免生硬训斥批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坚持多表扬,不批评。
(二)组织策略要注意适时,恰当,适度,不能主次不分,不能因为组织策略忽略了教学的目标要求,忽视了教学方法和讲究教学艺术,组织课堂教学好比是一道可口菜肴中的佐料,既不能少,但也不能过多。
(三)组织课堂教学要注意采用多样化,趣味性,有机地交替进行,学生是一种有感情且丰富的人,要让他们在愉悦地课堂中学,有利于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构成师生之间活跃的,饱满的学习激情。
(四)组织策略应注意师生之间的默契,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就注意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培养与运用,形成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根据学生实际相间使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发现新的组织形式,方法和策略,使之常用常新。
总之,小学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门艺术,生动有趣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达到最优最佳状态。只要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注重兴趣的激发与引导,运用生动多变的组织策略方法,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目的。(作者单位:松潘县水晶乡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