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起点”的精彩——音乐课堂导入的艺术
卞京京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综观成功教师的课堂,善于捕揩‘起点”的精彩,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美妙的课堂旅程是他们的共同特点。的确,一段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谈,音乐导入的重要作用、设计导入的语言艺术、导入的几种主要方法,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对每个环节都经过周密的设计和精心的安排,确保教师上课时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学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音乐导入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导入”,由此可见,导入十分关键,必须充分重视。
成功的导入,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音乐课导入的方式很多,如:直接导入式、情境导入式、音像图画式、提问描述式、趣味导入式、温故引新式、谜语故事式、诗歌引导式、精心设疑式等等。这些导入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导入的设计应该通过听、看、动、想、说、导的方式来进行,用以深化,强化学生的理解、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导入设计应注意“实”(讲究实效)、“精”(简明扼要)、“活”(方法灵活)的和谐统一,兼顾启迪学生思维。其中“实”和“活”是导入设计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新授内容认真研究、精心构思、设计。根据教师、学生、教材的不同灵活应用。
二、设计导入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应用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们理解音乐的效果。善于把握语言的教师,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教学高效;不善言谈,不求语言艺术,只注重专业技术的教师,往往让课堂沉闷,效果不佳。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导入时要学会语言的导入艺术:
(一)平易近人,浅显易懂。
说出的话要能让全体学生理解,知其大意,不用生僻、绕口的词语,不用非正常语序的句子,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导入主题。
(二)诙谐幽默,风趣横生。
适当的风趣和幽默是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具备的要素之一,也是成功导入新课的方式之一,从组织到新课如果在此期间教师能使学生心情愉悦,情绪高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的风趣和适当的幽默。比如,在教《两只小羊》时,我们没有应用情景导入法,而是用了语言导入,设计时教师也可采用红太狼很饿,在家等灰太狼抓喜羊羊回来,可是灰太狼空手而归,教师设问:同学们,等待灰太狼的将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平——底——锅!”课堂马上进入到活跃、情不自禁的气氛当中。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效果完全不同,最主要的是说话的人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和使用方法的差异。
(三)惟妙惟肖,动人心弦。
故事导入法是常见的导入方法,但讲故事也是讲艺术性的,尤其是对语言的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故事语言,低年级多用形象描绘故事情节,高年级多用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来吸引学生。在讲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时,语气变化丰富多彩,展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描绘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直接采用名人的故事录音,视频片断,能更准确的让孩子们进入我们设计的新课环节中去。比如《小红帽》一课中,我们就直接用《鞠萍讲故事》中的录音,既减轻教师的工作,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三、导入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情趣导入法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比如:在学习《种瓜》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些直观形象的西瓜道具,课堂上将这些色彩艳丽的大西瓜粘贴在黑板上,并形象地画出叶、茎和一片瓜地,我通过创设这种与课题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体味到搞瓜的辛苦的同时,也感悟到了种瓜的艰辛,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思想渗透,并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随后我及时地抛出课题,引入新课。
(二)谈话导入法这种方法往往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和答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直接、明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教材《布谷》一课时,我便采用提问的方式:“世上的鸟类有千万种,你们都认识哪些鸟?”学生踊跃发言,然后,我出示一张插图,让学生辨认图上的小鸟是布谷鸟,在观察其外形特征之后,再请学生模仿一下布谷鸟的叫声。这样在教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引出课题《布谷》。这种方法是最直接、最适用的导入方法。
(三)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歌曲,从而为新授课题服务。复习导入法一般运用得较少,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复习内容与新投内容要有较大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在教一年级课改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最后一课时,就借助了这种方法。我运用精炼的语言,将前四节内容融汇贯通,指导学生在复习的同时导入新课。这种方法自然、连贯、环节紧凑。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对每个环节都经过周密的设计和精心的安排,确保教师上课时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学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一节完整的音乐课一般分为组织、导入、讲授、实践、小结等几个步骤,导入是其中最小的的环节,但是导入则是取决一节音乐课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音乐授课中对于导入的驾驭将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要想让导入真正的在课堂上起到它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要把握导入环节设计的艺术性。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