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用心让每个孩子都幸福的驰骋于数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5-11-22 11:31:29        发布人:杜寒强        浏览次数:405 次

用心让每个孩子都幸福的驰骋于数学课堂

杜寒强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需要数学教师做一个思考着和学习者,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揣摩——苏科版教材的特点

特点一、注重“图文”并茂,创设情境

新教材利用彩色画面,注重内容的“图文”并茂,深受学生的喜爱,能有效利用“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新教材除了在文本所蕴含的教学资源外,每一幅主题图都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可辅助学生感受课文的教学情境,感悟新概念、新知识的形成,增加教育容量,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特点二、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

(一)本教材学生做的栏目“数学实验室”,引导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探索知识和结论、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二)教材设计的“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多做数学的机会。

(三)教材各章节内容、一般采用学生“做”,在“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在学生通过“做”获得感受的基础上,揭示具体“事例”的数学本质,然后再明晰有关的知识。

特点三、注重“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新教材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认知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其发现数学、了解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

特点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是情感的体验与态度的培养,数学教学目标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新数学教材注重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游戏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二、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强化倾听意识

(一)营造有趣的文化氛围

在教室的橱窗栏内贴上关于倾听的名言。如:“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让孩子们多听优美的诗句、故事或谜语。每周评出几名“倾听能手”,让能手向大家介绍自己认真倾听的方法。这种方式的暗示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化有限的空间为倾听的乐园。

(二)课堂引导,语言渲染

在数学课上,我们常常会更多的关注那些正在“思”或“说”的孩子身上,殊不知还有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因此,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我注意环顾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瞧,小雪今天听的多认真啊!”“看,他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哦,你真厉害,这么小的区别老师都没听出来,看来你有一双金耳朵!”“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老师同样也喜欢专心听讲的孩子。”“会听的学生才是最棒的!”表面看受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这样的引导语沟通让孩子们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从而也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洗耳恭听,捕捉教育契机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课堂上无论学会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明白了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努力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会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创新的观点、有价值的批评。

三、激发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肯想愿说。

(一)体会数学语言的美感,激发想说的兴趣。

数学语言表面上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准确、严密、简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一种内在的美感。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比如在教学除法时,关于余数的表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而学生往往会说“余数不能比除数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了解到两种说法的不同,深入体会到数学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的美,而感受到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想说好的兴趣。

(二)体验语言表达的愉悦,激励想说的兴趣。

学生只有在不断得到鼓励时,他们的语言表达才能完全与流畅的思绪一致,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也才有畅所欲言的欲望和兴趣。所以,我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各显其才的机会,坚持面向全体,紧抓少数的原则,有意识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向不同水平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来回答:难度偏低的问题,让一些学困生回答,那怕是说头丢尾,也以鼓励为主,再请其他同学补充,让后进生拿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记忆更深,又不打击说的积极性;好学生回答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不太难的问题则安排中等学生回答,这样,调动每个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头脑好!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让学生用准确、精炼、清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