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数学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11-22 11:41:18        发布人:蒋芝芳        浏览次数:362 次

数学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蒋芝芳

本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倾听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了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一、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强化倾听意识;二、创设情境,以故事和活动的形式赋予“耳朵”的生命力,让学生乐于倾听;三、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中鼓励倾听,善于倾听。

先讲个老笑话:两个耳背的人,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耳背。一天两人碰到了一块,一个还扛了根钓鱼杆。没扛鱼杆的就问了:“怎么着,去钓鱼啊?” 那位回答:“不是,我钓鱼去。” 这位恍然大悟:“咳,我还以为你是去钓鱼呢。”

你看,两人一直在钓鱼这俩字上打转转,虽然谁也没听见对方在说什么,但聊的还蛮热闹的,并且都认为说到了点子上,其实还真就离中心不算远,就是关于钓鱼的谈话啊,可就是谁和谁都不挨着。什么原因啊?就是两人和别人说话的目的是怕别人知道自己耳朵背,心思根本没放在别人那,谈什么事反而并不是他要谈的目的了。因此结果当然是各自以为解决问题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耽误事吧。

汤姆皮特斯说过:“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善于倾听不只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它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质疑,它体现了对人起码的尊重。就学习本身而言,通过倾听,能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在特定的环境下还能创造出新的想法,它算是学习的一条捷径。听,是很多课堂中的精髓。然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却发现现状不容乐观。

一、倾听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这样的情况时常出现:①一个问题抛出后,学生们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的呼唤“老师,我来!”“老师,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其余学生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唉声叹气,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学交流,甚至还有学生因为没被喊道回答而失声大哭。该生发言结束,其余学生不管对错再次高举小手。如此循环下去,学生心态浮躁,听讲效率降低,表面灿烂下是内容的苍白——轻学习交流,重表现自我。②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不能归纳综述。有的学生还一再举手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③教师在做一些小结时学生认为自己都懂而不去倾听……从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只是一味地表现自己,根本不会去倾听别人的意见。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这是现在孩子的通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单从学生方面来说,原因有二:第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所致。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第二,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所致。在多数家庭中皆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怎么说,想怎么做都由着他,家长少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即使有,孩子不听也就作罢,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真正的交流,因而孩子也就没有倾听的习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着学生课堂表达(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和做题的能力,几乎忽视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赋予倾听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二、课前准备要充分: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数学课前准备充分,可以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好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生实际,课堂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例如:教学“三视图”时,可让学生自制多个立方体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做一做,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不同的经历、知识构成和想法。如果真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的生成将是丰富多彩的。

三、新授知识敢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同样的数学,同样的课堂,同样封闭天空,天天围着书本与教师,上演着乏味的“肥皂剧”,几年如一日。学生是老师的牵线木偶,由教师牢牢地控制着,绝对不能出轨。现在,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这种学习方式显得尤为迫切,把世界作为学生的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性学习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自主探究转变;由重课内向重课外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书本知识向重社会实践转变;由重信息单向交流向重多向交流转变。可以这样理解:数学的概念体系以其逻辑严谨著称,而数学习题的解决,也往往遵循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经历多次由此及彼的推理或计算才能获得。那些基础扎实、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一定正确的自信。即便遇上一时解不开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步的推理,或由题设完成某数据的计算,该题即可获解。而某步的推理或某数据的计算,恰恰是疑点,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摒弃的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一般说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