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的构图形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6-01-09 12:14:45        发布人:马 健 刘诗芮        浏览次数:650 次

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的构图形式探析

马 健 刘诗芮


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是丧葬仪式的附属物,以“梯玛”为桥梁,凝聚了土家族人对逝去亲人的精神寄托。在丧葬仪式中,通过这种视觉艺术来传达土家族人想象的神灵信仰世界,也通过这些神像的悬挂来构建一个神圣仪式空间。构图是绘画的重要研究部分,笔者通过分析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的构图形式,试探析不同构图所体现的差异。

一、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的概况

就目前公开发表的期刊、学术论文以及专著中,笔者发现学术界关于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这一类别民间美术的称呼是多元化的。

在土家族区域中,清江流域的当地人称其为“老爷子画”“道士画”,酉水流域和乌江流域的土家族则称之为“案纸”“神仙画”“菩萨画”。在非土家族区域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颜新元教授把它称为“祭祀画”“鬼神画”。左汉中在《民间鬼神画》的序中说道,在湖南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中悬挂于祭堂的绘画有各种不同称谓。在湘中一些地区习称“水陆道场画”;在洞庭湖南岸被称之为“功德画”;在沅陵县苗汉民族杂居地区称之为“道教风俗画”;在湘西苗族地区被称为“神图”或“傩画”,而在湖南瑶族群居的江华县,则被称之为“盘王图”。

祭祀与丧葬不同在于,祭祀是对祭神祭祖的统称,丧葬是指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笔者在近几年针对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贵州省土家族地区的田野考察中,鉴于这样的卷轴画主要运用于土家族丧葬仪式活动中,故在此统称其为“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

二、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的构图形式特点

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根据神祗等级不同而划分对应的构图形式,绘画内容决定了画面的构图形式。一方面,内容不同形成了多样的构图形式,另一方面,构图又为画面内容所表达的主题服务。在画面中,通常都强调和突出主神的形象。主神均被安排在视觉中心,其他神祗均处于次要位置。在构图上,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如表1所示)

一是画面中只有一个神祗时,构图形式通常为独立式;

二是画面中有画面中有多个神祗时,构图形式一般有三角形式、散点式、分层式、中心圆式等。神祗数量一个多个构图形式独立式构图三角形构图散点式构图分层式构图中心圆式构图特点简洁稳定感形散而神不散情节性、故事性视觉中心内容马元帅、王灵官文殊、普贤菩萨水界地狱十殿图八卦图表1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的构图形式的特点示意表刘诗芮绘   (一)独立式构图独立式构图显得十分简洁。该构图的画面内容中只有一个神祗,因此视觉集中。这种构图形式的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在悬挂时,左右各一。

如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覃春元所收藏的作品《马元帅》和《王灵官》,年代约为民国时期。作品构图饱满,形象两两相对,脚踏火轮,手持法器。“S”形的整体动态使得画面尤为生动,两位元帅手握的“直线”状的法器与“曲线”状的飘逸衣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产生强烈的稳定感。在表现力上,具有很好的烘托主神的作用。采用这种构图可以交代神祗的主次关系,主神形象高大,从而使观者心中有一种油然而生地敬仰之情。在构图处理上,巧妙地采用了左右对称的形式,对称给人以平衡、稳重、协调之感,使得画面具有严谨的组织性。

如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永顺县,李深会所收藏的作品《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绘制时间是民国三十年。这两张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体现了三角形构图中的主次分明这一特点,主体部分重点刻画且置于画面的显著位置,其余部分在画面中起衬托作用。一方面,普贤、文殊菩萨的面容和手势都刻画得十分惟妙惟肖,面相和手印都是神祗表情传达的窗口,显得端正,而坐骑白象和狮子均刻画得特别威猛,形成一文一武、一静一动的对比。另一方面,普贤、文殊菩萨都以坐姿出现在画面的大部分面积中,显得圣神、高大,而身边的侍从,尽管是站姿,看上去也显得微小,形成一站一坐、一大一小的鲜明对比。

(三)分层式构图

分层式构图,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或上中下三层。这类构图常常应用于具有故事情节、有叙事性的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中,以地狱十殿图为主。在丧葬仪式中,左右各悬挂五幅,整整十张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地狱十殿图左右排开,场面甚是壮观且具有教化功能。地狱十殿图采用分层式的构图形式,很好的区分神界和人间。

如有一幅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姚永平收藏的作品《地狱十殿图之三殿》,年代为清晚期,光绪年间。画面的上层部分描绘了五个神祗,其中最左边坐骑为狮子的便是文殊菩萨,中间部分的画面中形象最大的便是阎王,左右各一个侍从,面前摆放着一个审判桌,桌上有笔墨纸砚,下层部分中出现血淋淋的惩恶环节,画面左边有割肠的描绘,右边则是在下油锅。通过对地狱惩恶的渲染,一方面土家族人发泄了他们对坏人的痛恨之情,另一方面用以警醒为非作歹的生者。

(四)散点式构图

散点式构图——“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画面表面看上去是一个无序状态,每个神祗分布均匀、比例相同安排在画面中,实则“神不散”,也就是说,画面中必有一处画眼。

如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向军所收藏的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作品《水界》中神祗形象较多且等级相同,所以采用了散点式构图。龙王的形象——画眼——不仅是画面形象、情节的汇聚点,还是各种技巧手法烘托的重点。周围的神祗眼神基本都望向龙王,对于龙王的描绘比较多,其他神祗略弱一些。   (五)中心圆式构图    中心圆式构图里常常使用八卦元素,中心圆八卦呈放射状,十分具有吸引力,强调了中心圆构图的向心力、秩序性。在中心圆八卦内部,采用三角形式构图,遵从主大从小的原则,而外部是分层式构图,根据等级不同而将诸神分为大中小,左右对称方式对应。 构图是构思的展现形式,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是“梯玛”对神灵世界想象的体现和表达。综上所述,由于神灵的尊卑不一,构图也就不尽相同。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