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历史进程
钟梦佳
古称“西域”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也是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交汇点。由于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疆地区与内地发达城市发展差距大、且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使新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任务艰巨。充分了解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当中更准确的把握伊斯兰教,挖掘其积极作用,发挥正能量,促进民族团结,巩固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疆。
一、古代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发展历程
(一)伊斯兰教初入新疆地区
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基督教并存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9世纪中期,西迁回鹘的一支十五部在首领庞特勤带领下进入新疆西部和中亚,并建立了喀喇汗朝。893年,因萨曼王朝伊斯玛仪攻占恒逻斯,迫使奥古恰尔将驻地迁往喀什噶尔,并建立了新疆的第一座清真寺---阿图什大清真寺,喀什成为喀喇汗朝的统治中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挥重大作用。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就是在喀什地区,喀喇汗朝也是新疆地区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封建王朝。
(二)西辽时期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
2.1141年河中地区爆发了卡特万会战,以西辽大军的胜利而告终。此役之后,西辽在一个伊斯兰教地区建立了非伊斯兰教政权,同时多种宗教在这里并存,此后西辽一直奉行对宗教宽容的政策,然而在西辽末代时期,伊斯兰教受到统治者屈出律的打压,爆发了“城门事件”并引发了伊斯兰教徒的强烈反对。
(三)蒙古时期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
蒙古统治的初期,和西辽一样对宗教实行宽容的政策,多种宗教并存,各种宗教繁荣并举的局面得到发展。东察合台汗国时期是伊斯兰教自10世纪喀喇汗朝以来传播的又一次高潮。秃黑鲁·帖木儿汗是新疆地区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可汗,他以强权的方式和“圣战”的手段,强行传播伊斯兰教,逼迫佛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同时也强迫所有蒙古人都要信仰伊斯兰教。
(四)叶尔羌汗朝的伊斯兰教
叶尔羌汗王朝时期,奉伊斯兰教为国教。统治者对于周边一些非穆斯林的民族和地区进行了军事征服,其中有对藏地的远征,对克什米尔的远征,使得伊斯兰教的思想和制度逐渐渗透到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但“政教分离”却是叶尔羌汗朝的基本制度。苏菲派也在这一时期成熟、定型、得到发展。哈萨克族在这时期普遍接受了伊斯兰教。
(五)清朝时期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
清朝时期爆发的“大小和卓之乱”,一因境外浩汗的支持,境内封建、宗教头目的内应;二因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分裂势力以此诱导怀有不满情绪的群众,把反封建斗争引入歧途;三是境外分裂势力打着圣战的旗号,利用部分白山派群众对和卓的盲目崇拜,掀起宗教狂热,梦想复辟和卓政权,这是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一次倒退。
在历经6个多世纪的发展与传播之后,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了佛教成为新疆地区的主要宗教,新疆地区形成以伊斯兰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
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的伊斯兰教
五四运动爆发后各种各样的思潮涌入新疆,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主要受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影响比较深。泛伊斯兰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它以宗教的形式宣传政治主张,政治色彩十分浓厚。泛突厥主义对新疆地区的影响也较为深远,分裂分子企图用东突厥斯坦这样的地域名称来欺骗、蛊惑群众,制造民族对立,分裂国家。在帝国主义支持的分裂政府被摧垮后,军阀和国民党统治了新疆,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政策为帝国主义的利益服务,新疆民族宗教问题从根本上得不到解决,矛盾越来越深。
三、新历史时期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伊斯兰教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宗教问题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放清真寺,恢复和成立各级伊斯兰教协会。政府在自治的过程中,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宗教法律法规,如“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宗教活动场所生产活动自养办法”、“宗教活动场所暂住人员管理办法”、“伊斯兰教阿訇管理试行办法”、“朝觐事务管理办法”等,使伊斯兰教在新疆逐渐恢复正常。
(二)21世纪后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新危机
21世纪之初,经历了美国五角大楼被恐怖分子袭击(即9·11事件)后,恐怖势力迅速在国际间蔓延。新疆地区伊斯兰教也遭遇了由西方反华势力支持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渗透。宗教极端分子打着宗教的旗号,利用宗教,制造事端,离间民族关系,用各种手段散布极端思想,煽动民族狂热,打着“圣战”的旗号破坏新疆地区正常的宗教活动,妄图达到将新疆分裂出去,建立伊斯兰国的政治图谋。我国政府严厉打击爆恐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三)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现状
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新疆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12709593人占全国信仰伊斯兰教总和的55%。在新疆自治区有清真寺23900多座,教职人员27000多人,清真寺分布在全疆各地,以南疆居多,有各级伊斯兰教协会79个,疆内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诸多麻扎。伊斯兰教的教育主要来自于经堂教育和经院教育,一部分是清真寺里比较有名望的阿訇,培养一些学生,另外一方面是来自于经院教育,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招收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为新疆以及其他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爱教的宗教人士。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