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吉林省是个人口大省,高校众多,包括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及高职高专,很多院校都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当前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基本上以应用型为主,本文主要研究吉林省属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希望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有所帮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从业经验往往成为用人单位对营销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完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们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吉林省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必要性
(一)吉林省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截至2014年末,吉林省共有普通高校58所,其中,部属院校2所,省属院校29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6所,普通专科(高职)院校21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17.4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万人。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29所省属院校,包括北华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大学等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吉林省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发展前景、就业率等不如部属院校,其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为了提高其竞争能力,需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以北华大学为例,当前其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大学四年中基本上有7个学期是理论教学,最后1个学期是毕业论文及毕业实习,其中一些学期有一部分实践环节,但比重偏小,而且部分实习实训流于形式。
(二)吉林省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必然性
1999年,我国实施扩招政策,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了更多的人才,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到了2006年,扩招速度放缓,我国提出了重视人才质量的培养上, 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提出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吉林省高校众多,尤其是省属院校,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是各个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所有主要城市的人才需求岗位中,营销人才的需求总是列为首位,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同时调查也发现,接受过市场营销专业系统训练且有几年从业经验的大学生往往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而缺少从业经验的市场营销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岗位。因此,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当前吉林省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上依然没有质的飞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有待提高。
二、吉林省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
以北华大学为例,市场营销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上,根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宜将其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主要包括:(1)通识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法律基础和政治理论课等。(2)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等)(3)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骨干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营销调研、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与推销、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等。(4)素质提升模块,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可设计不同的选修课。(5)专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课堂实践、社会调查、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需要重点改进和完善。
在素质提升模块,可以跨学科进行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其综合素质,提高其适应能力。在专业实践模块,应加大课堂实践的学时,增加课堂实践的种类和样式,与各种企业单位多加合作,在学年实习上,应统一组织学时进行实习,落实到实处,不能走过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要结合在一起来做。
三、吉林省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
主要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教学管理等层面,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任课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
要想教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得有高素质的任课教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要求通专兼备,省属本科院校的教师跟部属院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加强对任课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因为有些任课教师自身就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可以阶段性将任课教师派到企业单位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与一些企业合作,聘请企业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对教师加强培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倡教师使用体验式教学和互助性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转变方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合作式教学,让学生组成课题上的讨论小组、课后的互助小组、实习中的合作小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各小组之间要经常进行讨论,拓宽学生的视野,多进行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多给予学生实习的机会,不但丰富其工作经验,也可以增加其业余收入。
(三)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从学校的层面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多种企业进行共建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训的平台,联合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参与度,营造贴近实际的实践教学环境,缩短毕业生对现场岗位的适应周期。
同时,改变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构建以实践能力达标训练为目的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标准化能力考核体系。专业基本技能主要考核学生对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知识应用和掌握的熟练程度;专业技能则主要是通过各种课程实习,考核学生对相应课程的掌握程度;综合应用能力则是通过毕业实习,考核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承担实际营销任务的能力。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了提高吉林省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和提高其就业率,各院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对本校进行准确定位,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坚持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全方位的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吉林省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GH14129。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市场营销课程OAM多维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