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苏州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需求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6-06-30 21:20:20        发布人:徐林玲 彭 健        浏览次数:308 次

苏州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需求及对策

徐林玲 彭 健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应对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苏州的居家养老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但也面临着养老服务项目单一、专业化程度较低、社会参与度较低等问题。对此需提升老年人的消费意识,引入外包理念,政府主导搭建居家养老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加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苏州是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苏州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0.9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3.09%;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超过20万。苏州市的养老服务一直处在全国前列,政府从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老龄化,但现阶段的养老服务仍然并不能满足养老需求。本文以苏州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详细策划和实地调研苏州养老服务现状及需求,分析相关数据,提出对策。

一、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一)居家养老服务各具特色,特殊群体受到政府的关注

苏州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老龄化情况不同,各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如沧浪区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金阊区的社区、街道、区三级服务网络,平江区的“三中心一社”服务模式。从服务对象角度分析,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群体是政府的资助对象,政府财政出资为符合要求的老年人购买服务,如虚拟养老院模式,将服务对象分为A/B/C三类,都是老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二)照料和医疗服务是老年人关切的重点

老年人生活压力数据分析显示,“照料问题”占47.8%排首位,“精神慰藉”占35%位列其次。养老服务需求综合排序为:家政服务、精神慰藉、老年饭桌或送饭服务、社会娱乐活动、上门看病送药、康复与保健服务、法律援助、日托照料、理财服务。老年人经济支出数据分析显示,“衣食住行”占62.3%居首;其次是“看病、休闲娱乐”。此外,年龄与经济支出之间存在相关性(Sig=0.03)。随着年龄的增加,经济支出中用于“看病”的比重增加,用于“衣食住行”的比重减少。访谈过程中,医疗问题是老年人谈论最多的话题,如果社区医疗得到改善,服务水平再提高,老年人会更多选择在社区看病。  

(三)精神慰藉成为老年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不同居住方式的老年人心理状态呈现出显著性差异(Sig=0.037):独居老人中感到过苦闷、烦躁和孤独的比重为75%;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在其次,占71.4%,调查中老年人反映“儿女工作忙,与他们交流少”。老年人心情不佳时的倾述对象,首选是老伴儿,其次是朋友,再次是子女,还有13.2%的老年人选择埋在心里,不跟别人倾诉。对于闲暇时间的安排,60.9%的老人首选“看电视”,第二位是“看书看报”,占26.4%;第三位是“听广播、看戏”,占25.3%。

二、调查呈现出的问题

   (一)老年人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消费意识不足

   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老年群体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样本中70.6%的老年人月收入超过2000元,九成以上不存在经济困难;在生活压力排序中,经济压力排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之后;超过六成的老人可以通过医保解决所有问题。

   但消费意识是长期形成的,老年人的消费意识较弱,表现在对服务的选择上,各项服务的需求比重均未超过五成。深入访谈发现,老年人消费意识较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老年人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老年人,历经坎坷,“不舍得花钱”已根植于内心;其次是依赖子女的养老方式,传统的养老方式中,子女做饭、购置衣物、生活照料,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的需求,老年人自然而然地把养老金或储蓄交给子女支配,自己消费的意识薄弱。  

(二)养老服务较为单一,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居家养老是老年人最期望的养老方式,比重达到91.85%。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虽已发展多年,但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需求层面,如生活照料、家政服务。老年群体是一个异质性群体,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不同的老年群体需求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老年需求的内容和层次也在不断变化,精神层面、文化娱乐、金融、法律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服务质量直接决定着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同,影响老年人对有偿服务的购买。苏州的居家养老服务正在向专业化迈进,但不可否认,目前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程度仍有待提高。一方面服务人员主要是女性下岗职工,难以进入更加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另一方面,由于收入低且短时间难以看到发展前景,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产业难以吸引专业人士加入。

(三)老年闲暇生活的处理并不合理,提供精神慰藉服务迫在眉睫

现阶段,老人多会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孙子孙女上学后,老年人有较多的空余时间自由支配。但是,老年人偏向静态的娱乐方式,超过六成的老年人选择看电视来打发时光,身体和脑部活动的娱乐方式相对较少。久坐容易引发血压、心脏等方面的问题,也容易引发孤独等心理问题。现代社会,子女早出晚归,削弱了代际之间的沟通,老年群体的沟通对象主要是老伴儿,一旦老伴离开,老年人往往陷入孤独中。对“您希望增加哪些老年服务”的调查分析发现,精神慰藉服务是老年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老年人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回顾过去的生活,谈谈生活的琐事,而在访谈中课题组也注意到,老年人往往不愿意结束访谈,他们期望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

   (四)居家养老服务体制不健全,社会参与程度较低

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社会存在了几千年,发展居家养老内部和外部推动力都不够,中国老年产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社会参与程度较低。虽然老年群体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但购买力不够,有效需求不够,企业难以盈利,难以吸引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加入。此外,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外部推力也不够,养老服务产业的收入微薄,政府提供补贴政策的力度也较为有限,在税收、土地、水电等方面的政策吸引力还不够,对老年服务产业的规划仍然较为缺失。苏州的居家养老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摸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居家养老服务体制不健全。总体上,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度较低。

三、解决途径与对策

(一)加强宣传,提升老年人的消费意识

消费意识的形成有着时代因素的影响,但也应让老年人意识到中国国情的改变,完全依赖子女养老会影响老年期的生活质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可通张贴海报、制作宣传册、开展讲座等方式,让老年群体多了解社会的发展,多认识生活中的变化,同时逐步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在宣传的过程中应注意几点:一是各方力量通力合作,由社区发挥主导作用,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各小区内开展宣传;同时子女也应转变观念,在自身时间和精力并不充足的情况下,应考虑购买服务,提高父母老年生活的质量。二是消费观念的改变不是朝夕之事,观念的改变也需良好且多样化的老年服务予以强化,否则会出现无处消费或不愿消费的现象。

(二)积极引入服务外包的理念,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项目

现阶段老年人主要在社区里生活,创办老年服务平台是一项重要举措。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各类老年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一些社区正在尝试或已提供老年服务多年,但老年服务却难以得到老年人的认同。原因在于,一些服务机构是政府自建,服务项目较少,专业化程度低且经济支出较大;一些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较差,难以让老年人满意。

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外包理念,充分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构筑居家养老服务的外包模式。服务外包的理念已在全球推开,做自己擅长的才能提升效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服务外包的理念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也可以推开。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搭建完成后,应发挥市场的力量,形成良性竞争的良好局面。

















   (三)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居家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平台

信息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时代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也必须依托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优势。建立社区老年人信息库,方便快捷的了解老年人的状况和潜在的服务需求;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网络平台,让老年人更加轻松和便利地获得老年服务和老年产品的信息;同时由于目前老年群体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较低,可建立一个服务热线方便沟通。

居家养老服务由谁来主导?从国外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和老年人当前的消费需求来看,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人都会老,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关乎国民的福祉。同时由于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老年服务项目少、服务资源分散、社会参与度低等等问题,其养老服务涉及的行业比较宽泛,因此现阶段政府应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开端发挥主导作用,牵头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四)加大对老龄产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在老年服务领域形成众创的良好局面

在当今社会提倡众创的大背景下,政府也应加大对老龄产业这一朝阳产业众创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到这一领域,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地方政府应从政策层面、资金层面着手,吸引社会组织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产业中。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养老服务产业的前期发展离不开政府养老补贴制度的建立,通过政府补贴为部分老人提供服务,优质的服务会让老年人产生认同感,从而激发老年人的购买欲望。其次,整合现有资源,同时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加大对从事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社会组织加入其中,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最后,引入社会监督和考评机制,增强服务的专业性,进一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商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