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
姚明环
学生为主体,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到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积极热忱的人生态度、强烈的集体主义感和团队意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极有益的。在农村初级中学中,学校的实验仪器有限,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基础知识薄弱等因素导致了分组实验是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点,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下面主要从改进分组方法、转变实验教学方式、注重科学探究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
一、动态分组与固定分组相结合
“动态分组”即为:首先对班上成员进行分组,其次强调组员的不固定性,也就是说每次实验时,各个小组成员都是不同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避免在长时间固定分组中形成的由某一个同学做实验,其他同学都依赖这位同学而成为旁观者的现象,增加了每位同学动手的机会,二是可以培养学生与不同类型的人展开合作的能力,无论是强强合作,弱弱合作,强弱合作,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
固定分组就是对班上学生进行分组,而分好组后,组内成员相对固定,这种分组方式的优点是组内成员彼此了解,会形成固定的组内分工合作。
动态分组与固定分组相结合的具体操作为: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看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业成绩、动手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优、良、中、差四组,并对其编上学号,以班上人数40人的班级为例:优组学号为1-12号;良组学号为13-22号;中组学号为23-32号;差组学号为33-40号。每4人为一个小组,总共分为10个组,前8个小组为动态分组,后2个小组为固定分组,比如:
第一次分组: 学号1,2,13,23为第一组;3,4,14,24为第二组;5,6,15,25
为第三组;7,8,16,26为第四组;9,17,18,27为第五组;10,19,20,28为第六组;11,21,29,30为第七组; 12,22,31,32为第八组; 33,34,35,36为第九组;37,38,39,40为第十组。
第二次分组:学号1,13,14,24为第一组;2,15,16,25;3,17,26,27为第三组;4,18,28,29为第四组;5,6,19,30为第五组;7,8,20,31为第六组;9,10,21,32为第七组;11,12,22,23为第八组;33,34,35,36为第九组;37,38,39,40为第十组。
也就是说前面8个组是由优、良、中三个小组抽出不同的学生组合而成,每次实验前都须调整,是动态的,而后面两个实验小组完全是由差组同学组成,一般来说是固定。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分组实验中分别对待,前面八个小组的组员差距不是太大,组内较强的学生可以帮助相对较弱的学生,而相对较弱的学生也能听得懂、跟得上,教师只需加以引导就能实现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后面两个小组的同学基础薄弱,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应多花时间去耐心细致的引导,想办法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实验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动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去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才能完成的工作,所以需要对后两个组进行固定分组。
二、丰富实验器材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中,需要所有学生积极参与,需要学生力所能及的自行准备、组装实验器材。
在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中,教师局限于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已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音叉,学生在还不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之前,就用音叉去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不妥的,因为音叉的振动幅度很微小,学生不易观察,这就不能直观的得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所以在学生实验前,让学生自行准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作为声源,比如橡皮筋、铁盆等,学生在敲击铁盆时或拨动橡皮筋发声时,铁盆和橡皮筋的振动幅度比较大,学生能直观的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比实验室提供的音叉效果要好得多。
三、注重科学探究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的逐步转变,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这充分说明了科学探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物理分组实验的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相比,有以下优点: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分组实验的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而在实验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在实验中,学生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情况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这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实验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提倡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在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学生在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原来没有遇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涉及到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团队的合作;每一步都是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勇于创新。
在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中,要确实做好探究式教学,这不仅是农村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农村教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梅雨镇梅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