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撖梦娇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因而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近十年的五、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难处。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落后,学生的见识面也较为有限,家长文化素养也不是很高,再加上我们处于方言地区,因此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就更是难中之难了。但要解决这个难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初探。
一、课堂阅读教学中学会“读”
“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与灵魂。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并受到情趣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一)读、思结合,体会内涵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体会,以对作品内涵的领悟,又能融入自己的感情进行理解。对于农村学生本身见识面狭窄的特点,在创设语境时,更要时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环境引入。如在《理想的风筝》第二部分第三层讲刘老师在课堂上听同学们回答问题时的情景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老师是如何做的入手,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体会刘老师在课堂上听同学们回答问题时的神态、动作、语言,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作者所写的刘老师是怎样一位老师。这样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能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
(二)读、想象结合,感悟意境
阅读是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表象组合的一个过程,这过程充满丰富的想象,充满着感情的体验,尤其是一些神话故事的文学体裁,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是他们的主要特点。边读边想象,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人物,感悟文章的意境,感悟故事蕴含的意义给人以启迪。实验教材S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在教学此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感悟文中的意境,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三)读、演结合,深化理解
表演的形式,更活化了语言的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表演能够更直接地使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入表演,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一层。如《穷人》一文,在课文的第三部分写渔夫回来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动提出退回两个孩子。这一部分的教学,我让学生了解内容之后,分别找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再读一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好角色,进行表演。表演时,学生自然融入了自己已有的经验或感受,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这样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更深一层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热情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农村的儿童来说,更显得重要,因为,在他们的家长眼中,读书就是读教科书,课外阅读最多也就是作文选。这对于生活在有限的生活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增加课外阅读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所以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平台,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更刻不容缓。
(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阅读兴趣,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我们要从作品的语言下手。选择一些语言生动的、有趣的、鲜活的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学生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阅读中得到享受。在选择作品时,可从课内的一些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单元开始,找类似的体裁延伸。如在教学《天上偷来的火种》,可引导学生阅读《善罗米修斯》、《阿当寻火种》等。在学习完《武松打虎》、《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后,可引导、鼓励学生阅读我国的四大名著,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国文学的精彩。
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可根据体裁的不同,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作品,这样,使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又得到课外的扩展。
(二)摘录好词、好句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无论课内、课外,我都建议学生收集好词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生活在一个方言地区的学生来说,收集好词、句,也是为了做好规范用字用词,组织好语言的一个方法。
(三)续写故事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写的能力的基础。读写结合更能达到语文的教学目的。有些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续写的兴趣,要很好利用此类文章,给学生练笔的机会。如《稻草人》一课,课后可让学生续写老妇人以后的生活。《穷人》课后可以续写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的生活辉是怎样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续写小女孩死后发生的事或从小女孩擦燃最后的火柴起续写故事等等。还可以经常举行“续写故事”比赛,赛赛谁续写的故事精彩;也可举行“读后感作文赛”,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激发其阅读热情,让阅读慢慢融入他们的生活,并成为每个学生的需要,养成阅读习惯。
简而言之,要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阅读是关键,而要抓好此关键,就要“双管齐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学生学会了阅读,阅读的热情就增加,也自然会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
rmal style="text-align:le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