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婚姻习俗的变革
刘 贺
民国初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中西融合交汇的浪潮中,人们的思想也发生着转变,他们追求先进的、文明的事物,摒弃落后的、愚昧的事物。正是在这种趋势下,社会风俗逐渐由传统向近代文明过渡,人们在婚姻方面的态度异于以前,更多的人要求婚姻自由、主张自由恋爱,简化传统婚礼仪式,举行西式文明婚礼。虽然这种种转变还只是星星之火,仅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但对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革及不断的向近代化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婚姻观念及形式的变革
中国社会传统的婚姻观念最主要的特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这个观念长时期以来一直主导着中国社会婚姻生活中普遍的择偶、议婚、订婚、结婚甚至婚后的生活。到民国建立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在新思潮新观念的冲击之下,根深蒂固几千年的传统婚姻观念松动,新的婚姻观念在传统与现代、愚昧与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在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革的形势下产生,并深刻影响了民国的社会风俗。
(一)自由恋爱的兴起
自由恋爱之风的兴起,是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传统的婚姻礼俗发生变革的较为明显的特征。传统的婚姻观念认为,婚姻是男女双方及家庭间的经济交易和政治行为。结婚的目的是为祭祀祖先,为传宗接代,除此之外再无别的目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唯一的合法形式,为子娶妻、为女嫁夫全由家长作主,要以门当户对为基本条件,子女只有服从,不得反抗。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先进思想的逐步传入内地,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封建的三纲五常受到了冲击,人们逐渐接受新思想,青年男女开始追求自由恋爱和自由结婚,这成为新思潮对中国数千年传统婚姻习俗冲击的滥觞。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如胡适、蔡元培、李大钊等人都大力宣扬婚姻自决、恋爱自由的主张。胡适认为:之所以夫妻关系与其他别的关系不同,是因为有“异性的恋爱在的”文明婚姻的本质在于夫妻双方要相亲、相爱,先有“精神上的结合”,之后才能是“形体上的结婚”。
(二)新式婚礼的出现
20年代以后,自由恋爱和文明结婚的风气开始在华北青年中流行起来。华北地区的文明结婚程序是:由男子将自己的择偶标准向家长说明,得到允许后便请介绍人去女方家询问对方父母的意愿,得到允许后,由介绍人安排时间让男女进行见面,见面后双方满意便可订婚。通常婚礼的仪式为:(1)奏乐,(2)司仪员,(3)男宾、女宾……唱文明结婚歌等。以天津为例,天津青年的婚仪开始改变旧有的繁琐礼节,而改为互换戒指、主宾致词、用风琴伴奏等简单仪式。所谓“指环互换绾同心,不用交杯酒再斟,宾致贺词主申谢,堂前应节奏风琴。”
中原地区的许多城镇,也盛行文明结婚。据报载,在河南信阳,民国成立后,青年男女盛行“自由结婚”。新婚夫妇“同御车马,周历通衢”。择一公共场地“饰作礼堂,植国旗”,聚齐主婚、证婚以及介绍二人……新婚夫妇彼此鞠躬,“向主婚、证婚鞠躬……致演说词、贺词,礼毕宴客。”这种“文明结婚”的施行,使那些繁琐的旧式婚仪得以免除。
二、婚姻习俗变革的原因
民国初年,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中国社会的婚姻习俗也在发生重要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发生究其原因,是政府的积极倡导、西俗东渐的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政府的积极倡导
政府推行的具有现代文明性质的社会政策和教育措施为婚姻习俗转型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妇女地位的解放和家庭的变革。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禁烟法》、《取缔经营迷信物品业办法》、《公务人员革除婚丧寿宴浪费暂行规程》、《禁止蓄奴养婢办法》、《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旨在扫除社会恶习、杜绝奢侈浪费,在颁布法律之余,政府还大量地吸收和借鉴当时西方国家的一些具体做法,制定了不少符合现代社会文明要求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标准,从而派生出了改良社会和家庭习俗、提高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新型家庭文明日渐推广的积极功效。新生活运动涉及改良家庭陋俗、劝导现代家庭文明风俗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倡导新式文明礼仪,废除磕头跪拜礼;家庭闲暇娱乐方面,劝禁嫖娼、赌博、酗酒、吸食鸦片等恶习;家庭节用礼俗上,倡导节俭生活,改革传统婚、丧、寿、宴、送礼等方面的奢华铺张、耗时费力和繁文礼节,提倡和举办“集体婚礼”、追悼会等现代文明形式的家庭礼俗。政府倡导和推行的这些新的社会习俗对于促进社会旧观念的转变和新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也从积极的意义上影响了近代中国家庭婚俗的转型。
(二)西方婚姻习俗的传入
近代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文明的融入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逐渐兴起,西学大潮逐渐从沿海传入到中国内地,从精英知识分子扩展到普通群众。随着西学大潮的袭来,西方先进的文明婚姻观念等社会风俗制度也先后涌入到中国,来华的一些传教士、部分封建官绅、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中的代表人物曾分别从不同的政治目的与动机出发,或撰写论著,或颁布告示,或刊发文章,广为宣传,提倡文明婚姻。这为具有近代文明的新式婚姻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西方先进理论的传入,使得人们逐步的从传统的封建婚姻藩篱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接受各种婚姻进步思潮,追求自由的新婚姻生活。
三、结 论
民国时期婚俗的变迁不仅引领社会向着文明方向迈进,同时也洗涤了广大青年陈旧落后的心灵。青年男女不但倡导自由恋爱,而且还提出了“废除婚制”、“婚姻革命”的主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国时期婚姻习俗的变革也存在一些缺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婚姻习俗的变革虽然给社会发展带来打的积极影响,但是要彻底解放婚姻自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0,0);font-weight:bold;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