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民环保认知情况的调查及环保宣传策略分析
马伊涵
通过资料研究,制作、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节能环保意识在调查地的普及状况和公众了解程度,了解国家在普及宣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然后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对采集整理到的资料分析研究,研究制定相关可行性解决方案。
一、项目意义及背景
根据国家“绿色中国”理念,以“传播绿色理念,引领绿色时尚,倡导绿色消费,共创绿色财富”为宗旨,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言献策。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建立调研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宣传先进理念,为建立绿色中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资料研究,制作、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节能环保意识在调查地的普及状况和公众了解程度,了解国家在普及宣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然后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对采集整理到的资料分析研究,研究制定相关可行性解决方案。
二、关于市民环保认知情况的调查更多还原
(一)当地现状与分析
本次社会调查的地点是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该地为沈阳市内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并选取了当地的居民社区、街道、学校、商业区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发现,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但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协调,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在这个特殊的状况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们的重要的责任。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研以沈阳市大东区居民、工作人员、学生为主,采取实际派发问卷的方法,实际派发问卷500份,有效回首问卷426份。问卷设有29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其调研目的: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地域性环境现状,了解节能环保意识在调查地的普及状况和公众了解程度,分析国家在普及宣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在我们有限的能力下最大化的针对当地状况提出观点意见,并寻找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将环保理念宣传作为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在调研、走访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践日志、数据分析、活动总结,对环保宣传策略起到的效果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为环保工作在宣传策略方面记录可参考的数据,并提出具有价值性的理论方案。
三、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活动地点在沈阳市大东区范围内,人流量较大,利于活动进行。经统计,问卷填写者的男女比例相当,职业、年龄以及教育程度随机化,这使得调查数据更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数据可知,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上的为76%,表明当地教育水平正常。从问卷回馈信息来看,受调查者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节能环保意识越强。
(二)环保意识在调查地的普及状况和公众了解程度:
经调研,绝大部分当地居民对国家指定的环保具体政策及采取的行动了解程度不高。
居民对节能环保的了解程度
从他们对节能环保的认知程度来看,当地居民环保教育程度不高。另外,从该地环保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看,有 1/4 的居民认为"居民不配合"是关键因素,可见居民投身环保事业的积极性并不高,但从近五成的居民认为个人能发挥积极作用来看,该地居民正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矛盾心理当中。
(三)分析原因如下:
首先,我市公民环保自觉意识差,其次,许多地方环保措施不能到位,执行情况也不够理想,并且,环保教育与环保宣传方式不到位,很多人对环境知识了解的少,同时,政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有待加强。
(四)关于环保宣传策略的研究
在调研、走访的实践过程后,对环保宣传策略起到的效果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由问卷可知,居民了解节能环保方面知识的途径多样化,其中,居民了解途径较多的是电视,其次是报刊和互联网,而通过广播、电台等及教材、书刊等也有一定比例,所以环保宣传应当主要从这五方面进行,但并不只限于这几方面。可知,通过电视来传播关于节能环保的知识效果较为显著。
四、建议与对策
调查数据显示,街道社区的市民环保认知水平不高,部分地区环境整治很不到位,街道社区的环保宣传力度需要加强。那么在街道社区我们应该如何宣传环保呢?
第一,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街道”等环境基的创建。深化环保进社区,进街道,通过街道委员会或其他平台,有组织地进行环保教育与检查。让环保知识的宣传有基地、有场所。
第二,选择树立标示牌的方式,在小区内的草坪或者小广场周边树立标示牌:积极环保,拒绝垃圾。标示牌的存在会让市民有一定的道德的提醒和约束,使之自觉地提高环保意识。
第三,惩治有法。对于环境不佳的街道社区,相关街道委员会有责任监督社区成员优化环境。
在沈阳市市区、商业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在于汽车尾气过多从而导致空气污染,对于企业要倡导节能减排,对于出行,要倡导“绿色出行”。以市区为中心,向外辐射沈阳各区的社区街道、学校等,建立起一个完整联动的环保宣传体制与策略。
第一,搭建立体式宣传平台,可以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方式进行传播,比如微信平台,公益微博等,使得宣传方式新颖,内容具有趣味性。
第二,利用市场化原则,提高宣传时效。环保宣传是面向社会的工作,一定要运用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整合资源,服务于环保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壮大宣传队伍,要加强与媒体部门,社区组织,高校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联动,整合资源,发动群众。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