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23 00:13:19        发布人:郁雯        浏览次数:459 次

(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南昌  330103)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通过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内涵,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在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面临的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也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其关系到高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能够承担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

一、 创新创业的教育理论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和精神的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不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其实施过程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短期知识技能教育,是一种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可分为意识教育、知识和能力教育以及实践教育三个方面。

1.意识教育。新意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精神指南,也是创业策略的重要指向之一,具有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功能。因此,高校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深刻理解创新创业内涵。

2.知识和能力教育。在现代的社会中,除了具备一定的的创新意识外,还必须具备:①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体系,只有拥有大量前沿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才能在创新过程中触类旁通,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利的依据和坚实的基础。②较强的创新创业技能技巧、组织和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出色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合理的优先设定能力。  ③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即具有独立思考、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审时度势,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3.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将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得以运用和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必须有针对性地提供创新载体,鼓励学生在对创新载体的研究和实践中尝试自主创业带来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予创业实践活动,有效改善在校大学生实践经验少的现状,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人才的素质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我发展目标,适应当前就业竞争形势的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的战略定位,拓宽大学生就业新视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促进科技进步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毕业后,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工作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一些新型的技术的实施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将成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旋律,它终将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推动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要尽快创建和完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转变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定势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转变思维定势就必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上,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敢于对问题的质疑,在教学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实验里,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等,也可做一些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练习。以达到广开思路,大胆尝试的目的。

2、养成终身学习,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可防止知识衰竭,确保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可以使脑力激荡越频繁,理念越新,个人的生命力越强,社会的活力也越充沛。在大学期间要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熟悉多元的学习途径,把握各种学习机会,不断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要使学生更加重视非学历学习,乐于从事非学历学习,是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

3.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的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保证创业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因此,高等院校要从只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转变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大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个性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注重个性发展,尊重个人兴趣爱好,让创新能力的发挥建立在他们个性化优势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

4.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应顺应当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摒弃只重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实践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保证。

(二)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主要包括决策能力、交际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等。

1. 决策能力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充满着竞争机会和风险,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想获得创业实践的成功,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目标及战略,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决策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使创业者具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从众多创业目标中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创业途径。其次,要具备逻辑判断能力,善于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找出因果关系,准确把握事物发展方向。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新鲜事物具有高度的敏锐性,能与时俱进,及时发现新目标,不断开拓新局面。

2.灵活应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在创业活动中充满着机遇和风险,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在千变万化的交往形势中处于主动免入窘境。这种灵活应变能力的培养要求创业者具有镇定意识、大度意识及沟通意识。一般人面对突发事件或别人对自己的攻击、伤害和无故受冤的事情,难免有慌乱的心理,气愤不已,大发脾气等,须知这样做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应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保持冷静和宽容的态度,遇到有利于自己的变化,不能故步自封,要灵活应变,准确抓住对方的漏洞及时补救。

3.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学会搜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各种信息。信息获取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发现信息,亲自动手调查了解和所有信息。同时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特点的透彻分析力及一些过时虚假信息的洞察力和鉴别能力。以便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利用。总之,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叶正孩,喻岚.论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1,07(05).

[2]曾水英.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22).  

[3]陈鹏,王明月,葛骁欧.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J].成功(教育),2011,05(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 JY136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郁雯(1963-),女,浙江鄞县人,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E-mail:523287294@qq.

收稿日期:2015—04—27;检测日期:2015—05—22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