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走进贾庄村
发布时间:2016-07-21 22:42:25        发布人:李海燕        浏览次数:407 次

  走进贾庄村

李海燕

   贾庄村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东岭沟大队。东岭沟大队包括五个自然村分别是:贾庄村、果子沟村、东岭沟村、上庄、下庄。贾庄村坐北朝南,地形大体上属于山地地形,该村三面环山:南临大南沟,北靠寨拉山,东向大南梁、环林地等系列小山岭。此外,村子背靠着一条狭长的土岭,村里的老人们都称其为“土龙”。而贾庄村就是依着这条“土龙”的狭长走势而建立的,故而该村的占地形状也是狭长的。与贾庄村相邻较近的村庄除了上面提到的村庄外,还有南面的祁庄和西面的和托村。    

一、村名的由来

贾庄村虽然“姓贾”,但是村里面的人口主要姓刘、孟、张,全村只有一个姓贾的老太太(村里人都称其为“贾老人”,是本村人娶焦沟村的姑娘,故不能算本村土生土长的贾姓人,现早已过世)。对于该村“姓贾”但是村中没有贾姓之人的现象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是“贾”同“假”是谐音,该村并不是“贾庄村”而应该是“假庄村”。贾庄村是东、南、北三面环山的地形,相传在古时候,贾庄村周围山岭上的树木生长的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而西面的入口很小,小到驴驮着草垛也只是刚刚通过。在众多的山岭和树木的遮蔽下,从远处根本发现不了这座村庄,想要探知庐山真面目必须走到村口数米处才可发现入口,这座村子就像是一座“假村子”。而这也给这座村庄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村里人都认为这是一处桃花源,是风水宝地,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村民们和睦相处与世无争。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商品交换的需要,该村需要加大与其他村落的联系和交流,于是开疆拓土,拓宽了该村的入口,贾庄村的神秘色彩也不复存在。老话说得好,做事之前要有一个响亮的名称,为了有个更加正式的村名,人们将“假庄村”改为“贾庄村”。故而,该村虽然叫做贾庄村,但是本村没有贾姓之人。另外一种说法是,过去有一些有钱有势的大财主,为了扬名立万,自己花钱买一个地方作为村庄,但是自己不住,而是让周围漂泊在外、无处可去的人在这里耕种劳作,生根发芽定居于此。大财主将买来的这个村子冠以自己的姓,以显示自己的功德和威望,让享受了其恩德的人及其后辈们勿忘其功,感念其德。而贾庄村也是属于这类村庄之一。相传是一个贾姓的大财主购买了贾庄村这个地方作为村庄,并且冠以己姓,但是自己及其后人并不在这个村庄居住。所以,该村虽然是“姓贾”,但是村中没有贾姓之人。当然了,上面提的贾庄村村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是村里面人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故事,真假无从考证。兴许是,该村贾姓之族,曾经是名门望族,但是家道中落,从而贾姓淡出了该村的历史。又或者贾姓之族虽是名门望族但苦于没有后人继承他们的家业,从而贾家衰败也未曾可知。总之,贾庄村以贾姓冠名,但是村中没有贾姓人生活的现象比较特殊,有待我们进一步考察研究。

二、“灵气”之处

贾庄村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也是拥有一定的历史。如前文所说,当地人视贾庄村为桃花源,认为它是个风水宝地,极具灵性。而这灵性的典型代表就是村子入口处生长的一棵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大槐树。据村里人介绍,贾庄村在此之前没有槐树。虽然村里有人从河北(贾庄村临近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辖属的一些村庄)移植了一些槐树到村里,但是在移植的众多槐树中,只有这棵槐树存活了下来,并且已经存活了200多年,至今仍然屹立于贾庄村的村头入口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故而村里人将这棵大槐树视为灵物,既感谢大槐树默默守护了贾庄村200多年,同时也敬畏这棵不老神树的顽强生命力。为了表达村民们对这棵不老神树的敬畏之情,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它,村民们自发的在树身上缠绕了红色和黄色的绸布。这一举动既可以体现贾庄村村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怀,也可以表现出贾庄村村民的质朴。

三、民居建筑

贾庄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村落,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内蒙古冷气团的影响,夏季受季风的影响。故而其气候特征是:冬季较长,寒冷干燥;夏季较短,炎热多雨;春季气候多变,大风干燥;秋季较短,秋高气爽。受气候的影响,贾庄村的民居建筑多是单门独院,有门楼。因为贾庄村周围都是高山,石料比较普遍,故而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用石头盖房子。该村老以前的房子都是由石头砌成的,屋顶是两面坡屋顶(夏季雨多而集中,且多暴雨,屋顶是两面坡的建造格局是为了便于排水),窗户是小格格用白麻纸糊成,家门多是双扇两开门,门里面附有插杆式的门锁。此外街门也就是院门,有钱人家有门楼有木头做的两开门,没钱人家就是用木栅栏挡在门口简单作门,主要目的是防止家养牲畜离开院子,同时也是防止外面的动物进院子祸害家禽。家家户户都是大火炕,灶台属于大灶台,上面有两个灶口,一大一小,大的做饭,小的熬菜,很是方便。

   四、20世纪20-60年代出现过的“刘家三大门”

贾庄村虽然村子不大,而且还是个贫困村,但是村子里面还是出现过一些富裕的大户人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刘家三大门”(所谓的“三大门”就是指有门楼的院落,那个年代只有有钱人家的院子才会有门楼。现在三个门楼只保留下一个,其余两个门楼都没了),而这三门的位置是在一条线上。首先“第一门”,就是刚进入贾庄村村口的第一个大门楼,这也是贾庄村内唯一一个保留最好的门楼。距今也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于年代比较久远,村里的老人们已记不住该房主人的名字,只知道这家主人姓刘,家境富足。但是子孙们属于纨绔子弟,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沉溺于赌博,输掉了祖辈留下的家业。由于欠了许多赌债,无奈之下把这套老院子卖给了孟祥林。后来孟祥林去世后,又把这套院子留给了他的儿子孟令凯,孟令凯由于工作调动离开了该村,现在由刘官玉暂住。“第二门”是距离“第一门”十米处的一个门楼。该处院子的主人叫刘传闻,家业殷实,但是只有四个女儿,在他过世后,他的家业无人继承(村里面男尊女卑的观念更为严重,只有男孩才可以继承家业,传承香火),他的妻子又招婿孟令右。后来日本人扫荡贾庄村,进村后烧杀抢夺无恶不作,第二门就是在那个时候被烧毁了。后来孟令右重新修缮该院落(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只能简单地修缮),但是日本人再次进村发现院子被修过后,再次将其焚烧,现在成为废墟,无人居住。“第三门”是在“第二门”东十多米处,这处院落属于刘世林。后来刘世林成为国家干部,工作调动的需要离开了贾庄村,就把这处院落卖给了刘天海,现在刘天海仍然居住在这里,已经有85岁的高龄。当初日本人入侵的时将该处院落的门楼已经烧掉了,后无人重建,现在虽有人住,但是也没有了门楼。

五、特色饮食

贾庄村种植的主要作物是谷子、黍子、玉米,蔬菜主要是长白菜、圆白菜、根大菜、红萝卜、白萝卜、岭根介。其饮食食材也主要是这几方面。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三道美食,请大家同我一起了解舌尖上的贾庄村。

第一道山药小米粥(土豆在北方俗称山药)。山药小米粥在贾庄村是很重要的主食,是一道每日早饭不可或缺的食物。主要食材是土豆、小米。其做法如下:先将水倒入锅中,同时放入去皮并切成大块的土豆,等到土豆块快要熟的时候将淘好的小米放入锅中,慢火加热,等到小米也要熟的时候,将锅里面的米汤盛出来,小火闷一会儿,7-8分钟后金灿灿的山药小米粥便可出锅了。              

第二道大个仁稀粥(大个仁是灵丘的方言,是指破碎后的玉米粒,颗粒比较大的那种)。主要食材是大个仁、红豆。其做法比较简单如下:将水、大个仁和豆角豆一同放入锅中,慢火熬,等到二者都熟了,香甜美味的大个仁稀粥就可以出锅了。这个粥的熬法有个小技巧,就是熬得时间越长,这个粥就会熬得越入味。            

第三道豆渣馍馍。这是一道过去包括现在村民们下地干活前必吃的美食。这道美食的特点是口感比较干,下咽的时候有点噎,但是却非常扛饿。食材主要是豆腐渣、玉米面。其做法如下:用水将玉米面和豆腐渣搅拌在一起,再捏成饼子的形状,然后上锅蒸15分钟左右就可出锅了。如果没有吃完,下次再吃时将剩下的豆渣馍馍上炉子烤几分钟,将馍馍表面的烤黄,这时的馍馍就会更加的酥脆可口,香气诱人。

贾庄村的美食不胜枚举,虽然很“土”但是极香,笔者就简单的介绍几道,有机会的话还是去当地亲口尝尝,亲自感受一下地地道道贾庄村的魅力美食

虽说村子不大,人口不多,但是贾庄村也是实实在在经过历史这条长河洗涤过的。贾庄村的优美神话,淳朴村风,质朴村民等等诸多,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尽管存在着许多的物是人非,但是历史的记忆是不会被磨灭的,贾庄村村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是不会被磨灭的。我们满怀着虔诚,真挚的祝福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及其村民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 >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传媒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