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胡笑艳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然而, 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及其变化, 面对教育事实和教学多元化的需求, 面对日益突出的体育教学问题, 体育教学何以发展, 本文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的现状
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差距甚远,由于校领导长期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师上课热情不高,往往是得过且过。体育课常常被戏称为“稍息、立正、解散”。一上课,绕操场跑两圈,然后篮球一扔就是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早操、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等重要体育活动形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呈现出无设施、无教师、无经费的“三无”状况。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展开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而且也对体育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中小学《课程标准》贯彻实施情况呈现农村初中优于农村小学的现象。调查显示,农村初中仅有62.2%的学校能够完全实施或者部分新大纲,其中,只有6.1%的学校能够完全实施《课程标准》,而农村小学仅有5%的学校完全实施,还有62.2%的学校没有能实施《课程标准》。另外从调查结果中还发现,河南省中小学农村初中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要优于小学,这一现象与中招考试中体育考试成绩直接加入总分的制度规定有直接的关系。而在与部分体育教师的访谈中也证实了这一调查结果。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习惯性的做法难以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体育课堂教学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十分缺乏,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庞大的学生群体和个体差异,使体育教师无法按照体育《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听讲练习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仍然在农村中小学唱主角。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手中缺少课程标准读本,学校几乎没有关于课程改革相关书籍,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念认识肤浅。在实践中或交流听课中,我们发现,虽然体育课的教法、学法与以前比有所改观,但是仍有相当多的教师为了创新而创新,抛弃了体育教学的一些优良传统。在谈到体育《课程标准》时,只能简单地说一些口号式的内容,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屡见不鲜。
(三)农村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滞后,技术展示能力倒退,教育教学责任心不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改行”现象比较严重,体育教师工作的懈怠,导致体育课程改革相对落后,课程标准转化率不高。
(四)新课程师资培训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对农村中小学具体情况的针对性培训,培训者的理论不能与农村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变成培训者说的头头是道,被培训者听的是糊里糊涂。由于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没有现场的跟踪指导,农村体育教师的体育课基本上是“照猫画虎”不伦不类。
(五)各地区、各市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改革成效显著的、改革刚刚起步的和改革尚未进行的体育教学并存;甚至有的偏僻农村、山区未能开设体育课。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只能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点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六)体育课与运动安全矛盾日益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学校和体育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全,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谨慎又谨慎主要是怕出事故。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学生一旦在校内发生意外伤害,即使学校和学生都无过错,也要按风险分担的原则来处理。
三、问题的解决
为了更好的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策略和方法。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器材配备制度
当地政府应该下拨充足的经费用于学校购置适合中小学需要的体育设施,体育设施不仅看是否有体育场馆,还要看学生人均占有的有效面积,体育器材配备不仅从器械总数上评价,也要查看学生人均拥有的器械数。
(二)制定有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的人事制度
首先,当地教育部门应该严格要求中小学校按师生比配备体育教师,不合理的学校,对领导应该有行政处罚。其次,学校领导应该真正认识到中小学体育老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待遇,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薪酬、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制度,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福利,至少和其他学科老师同等待遇。
(三)建立学生在体育课上意外伤害事故免责制度
在体育课上,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体育本身有其特殊性,在体育课上,强烈呼吁建立相关法律制度,来消除体育教师工作的顾虑,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培训
作为教师个人,应该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珍惜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好好学习,积极进取,更新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模式,做一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学生满意的好老师。
四、结语
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经历了多年的体育教育应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青少年学生锻炼和教育的最佳时机在于中小学阶段,所以,作为体育工作者,应更加关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问题。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