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探索更适合高中课堂的导学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7-02-10 10:36:42        发布人:马百波        浏览次数:491 次

导学案作为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是较好的教育教学切入口。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笔者的对象学校针对学生实际实行了“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试验,重点推行了“导学案”教学研究。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笔者积极探索高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认识到“导学案”作用功不可没。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

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学情调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教与学的反思等。

一、“导学案”使用方法

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

   (三)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因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展示与交流“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

二、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靠自身的摸索实践,更需要群策群力,集大家的智慧来对“导学案”进行改良。

(一)导学案与教材的联系

   在初期,许多教师对导学案的定位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致使导学案的使用挤占了大量教学活动时间,而对教材的重视不足,出现了导学案写得很多,而教材却很干净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我认为导学案应该是“源于教材,服务教材”。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能记在教材上的都记在教材上,一切以服务教材为主;同时,教师也要抽出时间检查教材上的知识点。在导学案上适当添加一些探究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导学案的结构设置定位

   在新课改浪潮的影响下,网络上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导学案,它为教师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究竟什么样的导学案适合我们的学生使用?如果我们不加甄别的使用也许会导致适得其反,如果我们乱用一气,也只能是邯郸学步。因此,在导学案的结构设置上,要考虑“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发散空间”、“要积极促成学生主动探究”和“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训练要具有针对性”。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导学案,使其独具特色,自成体系。

(三)教师如何利用导学案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因此,我认为在导学案的使用上也应体现其灵活性,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导学案的顶端设计和利用方面,也应为教师留有一定余地,即在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上应当认真仔细,围绕导学案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问题要素、情境要素、教法与学法要素、多媒体工具使用要素,来进行有层次的、创新性的设计并加以使用。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得到教师的点拨,只有这样课堂才会优质高效。

在新课改课堂教学实践中,导学案是“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载体,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准确设计导学案,因势利导,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打造更适合本校学生的教育,打造有利于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打造本校最具活力的教育。

(作者单位:图们市教育学会)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