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谈灵宝方言特征词
发布时间:2017-08-07 18:22:12        发布人:陈曦        浏览次数:697 次
 

                浅谈灵宝方言特征词

                                  文/陈曦

摘 要:灵宝方言属于现代汉语北语区山西汾河片,由于处在河南、山西和陕西三省交界处,该方言呈现交杂状态,属于过渡型方言,三个地方区域的交融下,出现了许多特色词汇,本文则对方言中明显的特色词进行整理分类,举例说明,对其进行解析,以望对灵宝方言有着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灵宝方言 特征词 举例分析

1 灵宝特征词的特点

   灵宝方言特征词双音节词占较大比例,其中名词类与形容词类为主。

2 灵宝方言的特征词举例

从历时的角度看,灵宝方言特征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传承词、创新词、变异词。

2.1 传承词

   传承词即古代、晋代汉民族语言词汇中流传下来而为现代汉语词汇所承接的词。在普通话中很少使用了,但在灵宝方言中还有一些传承词在使用。

   晌午饭:(名)灵宝人喜欢把吃中午饭称为“吃晌午饭了”, 琴童料持下晌午饭。王实甫《西厢记》在这里吃晌午饭,就是吃中饭的意思。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红楼梦》晌:中午。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晌午歪了。——管桦《雨来没有死》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晌午是在沿袭了古代的词语用法,如今在普通话中晌午已被中午替代,很少有地方保留这个词语。

   老哇:(名)这是灵宝人经常叫乌鸦的词,老哇就是乌鸦,这里是根据乌鸦的叫声,乌鸦飞到高处时,都会发出“哇!哇!哇!”的叫声,当地人根据它的叫声,用拟声词的方法,称“乌鸦”为老哇。还有另一种说法:“哇”当是乌鸦的合音。《元朝秘史》卷三“我如个黑老哇般,命分里祗可吃残皮。”

   歇凉(凉):动词性是乘凉。《水浒传》第十六回:“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荫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宣和遗事》前集:“﹝ 马县尉 等﹞见路傍垂杨掩映,修竹萧森,未免在彼歇凉片时。”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我支开亮窗,这里趁风歇凉来。” 巴金 《将军集·还乡》:“有几个乡民坐在树下歇凉。”

   后晌(名):下午,《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西门庆家又添买了些菜蔬,后晌时分,在花园中翡翠轩卷棚内放下一八仙桌。”《元典章·户部二·官吏》:“今约量拟定下项数目,仍令食用新肉;如无新羊肉,杀与鸡者,省府除外,照验施行:海青兔鹃,早晨二两,后晌三两;鹰儿鸦鹃,早晨一两,后晌二两。”《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我赶明日后晌等你。”

   牙猪:(名)公猪,清 西厓 《谈徵·名部下·牙猪》:“牙猪,牙即豭之转音也。” 李育才 《卖肥猪》:“就是五元多钱也不算少啦,能买一头小牙猪。”

月明:(名)月亮。唐.李益(《从军北征》)诗:“礋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明.

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出:“白蘋红廖绿蓑衣·青海滩头一钓矶。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年时:(名)去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二出:“年时此日。”明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 章炳南 晏甬 《钟万财起家》第一场:“年时个也同我那烟杆子汉种了两垧谷子,临后叫乱草欺了苗,谷穗子长得象指头大。”

   女子:(名)女儿。《左转.襄公二十六年》:“宋睿司徒生女子,”《北齐书·后主穆后传》:“母名轻霄,本穆子伦婢也,转入侍中宋钦道家,奸私而生后,莫知氏族,或云后即钦道女子也。”

   [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夫人)二男一女……女子嫁兴元参军郑博古。[元]刘祁《归潜志·卷五》:“其女子适以寡来归家居,见其父殁,亦自缢死。”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五回》:“家中有一个老婆,没有儿,只有一个女子,名叫白梅英。”

   馍馍:(名)馒头。《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后边计氏一伙主僕连个饝饝皮扁食边,梦也不曾梦见。”一本作“饃”。

自家:(代)自己,本人。《北史·魏纪一·太宗明元帝》:“冬十一月壬年,诏使者巡行诸州,校阅守宰资财,非自家所齎,悉簿为赃。”唐 施肩吾 《望夫词》:“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自家张驴儿,可奈那窦娥百般不肯随顺我。”《东周列国志》第四回:“自家尽率京城二鄙之众,托言奉郑伯之命,使段监国,祭纛犒军,扬扬出城。 ”《红楼梦》第四回:“一面使人打扫出自家的房屋,再移居过去。”鲁迅 《彷徨·祝福》:“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屋是自家的。”[1] 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我敬你是个义士,特地请将来一处饮酒,如自家一般,何故却要回避?

当中:(名)正中。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子容 说 周 庙制:户在东,牖在西,当中之分则扆也。”《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方丈当中座上,坐着一个有德行的和尚。”

洪深 《青龙潭》第四幕:“当中摆一张桌案,供上香烛。

2.2 变异词

  变异词是指在承传了前代词语之后,意义、用法或形式等又发生了较大变异的方言词,本文按照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变化,将从词义的范围和词性的角度去解析变异词。分述举例讨论。

2.2.1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灵宝方言在承传古代语词时,词义意义范围广,词义扩大、用法增多等变异。

   招架:(动)在古文献中表示“抵挡”的意思。清.洪昇《长生殿.进果》:“接受打和骂,将身去招架。”灵宝方言中除了“抵挡”之义外还隐身出了“小心、操心”的意思,例如:你没看见那东西不稳,你都不知道招架下。它的意义用法增多,属于词义扩大。

词义转移

   词义转移是指灵宝方言承传古语词时失去了原有意义,出现了新的意义,新的意义又和古语词中原有的意义相互关联,是其间接的引申或间接的引申。

   谝:(动)《说文》:“谝,巧言也。从言扁声。部田切。”《论语》曰:“友谝妄”古语词语义为用花言巧语谄媚。灵宝方言中谝:吹牛、闲谈。例如:你看只要他俩坐在一起就谝起来了,看谁谝的曾。属于词义转移。

词性变化

   词性变化是指灵宝方言在承传古语词的过程中,词语的语法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赋予了一些词新的词性,但在意义方面和原来的词还有密切关联。

   疙瘩:(名)在古语文献中指球状或块状的东西。《西游记》第二、四回:“只见窗棂上挂着一条赤金有指头粗细,底下是一个蒜疙瘩的头子。”灵宝方言中作量词,用于块状或某片状的东西,例如:一疙瘩面,几疙瘩金子,等。

   把捉:(动)在古语文献中指把守或者管理。唐.李德裕《昭义军事宣狀》“节度使不合出子城,诸城门亦合先布腹心把捉。”在灵宝方言中,把捉就是别扭、拘束、不自然。例如:我一做到这里,老是感觉把捉,不美。

   紧:(adj)《说文》:“紧,缠丝急也。”在灵宝方言中,紧作为动词,有绑、系之意思。例如:你看你鞋带松了,赶紧紧下鞋带。

2.3 创新词

   创新词是指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各个方言区的人们根据自身的交际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方言词,方言中那些独有的常用的词往往是最重要的创新词。由于灵宝方言特征词与其他方言有交叉,特征词除了承传词、变异词之外我们很难判断是否是灵宝方言自身的,还是借用其他方言的。本文从以下两小类进行举例分析。

2.3.1 无本字可考的词

方言口语中那些无“本字”可考的词,这类词书上或用同音字记录或者用国际音标记音。灵宝方言特征词中有以词:

2.3.2 用共同语素新造的词

   用固有的共同语素按照已有的构词法新造的方言词,这类词是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反映了特定方言区人们对事物独特视角和认知的方式。

   死肉:(名)脚上结的厚厚的茧子,灵宝本地人称它为死肉。举例:你看我脚上的死肉都厚厚一层了,该用剪子剪一下了。

   牌儿牌儿:(名)围裙,也就是婴儿流口水时,围在脖子周围的口水巾,当地人称它为牌儿牌儿。举例:你看你家孩子爱流口水,赶紧给他紧个牌牌。

   戳火:(动)着火了,当地人称它为戳火了。举例:你看山上红通通一片,是不是戳火了?

   腾开:(动)展开,当地人称它为腾开。举例:你看单子都扭成一疙瘩儿了,赶紧把它腾开。

   能筋儿:(名)太聪明的人勒,喜欢献殷勤,但又讨人喜欢的人,灵宝方言中把它称为能筋儿。举例:你看你咋真能筋儿喃,不用你帮我做,你都帮我做好了。

从以上对灵宝方言的特征词历时举例分析中,每个特征词都具有它独一无二的意义与用处,在灵宝这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造就了灵宝独特的历史方言文化,由于灵宝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本文只是管窥一斑而已,初步探讨,让人们了解其独有的方言词汇特色,若有不足之处,望学者指正。

参考文献:

[1] 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李如龙.论汉语方言特征词[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