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狱中八条”对党的建设的现实启示
文/刘继康
摘要:68年前,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的一群共产党人,在面临生命考验的时刻,置身死于度外,通过对革命斗争的梳理回顾,总结了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的原因和教训,提出了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八条意见,作为对未来执政党的一份庄严的政治遗嘱。以史鉴今,这些革命志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意见,对今天全面从严治党,仍然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仍然有着极为特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狱中八条”;党的建设;现实启示
在重庆解放前3天,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们,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屠杀。这就是广为人知的“11.27”大屠杀。可是,少有人知的是,在烈士们牺牲前,还留下了一份用血的教训凝结而成的、很少完整公开的秘密文件。在这个文件里,记录了烈士们留给未来执政党最后的话,这些话,被一位从大屠杀中逃出来的革命志士罗广斌记录在了一份报告中,即《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这个报告最重要的部分,对我们的党提出了八条意见,我们称之为“狱中八条”。其主要内容是:(1)防止领导成员腐化;(2)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3)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4)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5)切勿轻视敌人;(6)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7)严格进行整党整风;(8)惩办叛徒特务。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研读这“八条意见”,仍然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无疑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部极好的教材。
1 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经济上、个人生活上的不良倾向问题
“狱中八条”第一条提出,要“防止领导成员腐化”。烈士们认为:少数领导干部腐化是造成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第三条提出,“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时任重庆工委书记刘国定,被捕前就是“五毒俱全”,经济上爱占小便宜,贪污党的经费,私生活不检点,迷恋女色,个人品质不好,个人主义严重。副书记冉益智认为“共产党员以身作则的态度是装出来给群众看的”。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典型两面派。上川东第一工委书记骆隽文一心想做大官,认为“廿几岁就当地委(书记),三十几岁,不当省委(书记)吗……”。这些人被捕后,其弱点被敌人发现并利用,最后被策反叛变。罗广斌在报告中指出:“从所有叛徙、烈士中加以比较,经济、恋爱、私生活问题处理得好坏,往往决定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对革命是否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果个人利益至上、人品不端,就很容易见利忘义、丢弃气节、叛变革命、出卖组织和同志。在和平建设的今天,领导干部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则很容易被心怀不轨者发现和利用,一步一步滑向违纪违法直至犯罪,被糖衣炮弹击倒,出卖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做了叛徒。"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从近年来的大量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出,个人私生活与革命大节之间没有天然的障碍和不可逾越的鸿沟。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就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变质。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就一定要重视日常生活小节,时时慎始、事事慎微、处处慎独,做到经济上过得细、政治上过得硬。
2 要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对刘国定暴露出来的问题,当时组织上已经有所察觉。但是,时任川东临委书记王璞,却拿他没有办法,投鼠忌器,过于迁就。最后无可奈何,只好买一套《三国演义》,回乡看小说、生闷气。由于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结果酿成不可挽救的损失。“狱中八条”提出,要“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认为“对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软弱无能、听任自流,也是一种腐败”。现在,个别党员干部平时不注重思想上的学习改造,而是奔波于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之中,无视组织原则。另一方面,组织领导却不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管事不管人,对党员干部存在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不闻不问,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监督,只要完成工作任务指标就能一俊遮百丑,到最后问题集中暴发而难以收拾。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也不能代替严管,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天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使监督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充分利用“四种形态”,经常“红红脸、出出汗”,洗刷掉思想中的灰尘,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 要高度重视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风气
“狱中八条”提出要“严格进行整党整风”,红岩许晓轩烈士临刑时作出口头遗言:“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要求我的一切,希望组织上注意经常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的意识,纯洁我们的队伍”。同时,他“希望组织上能够切实研究,深入地发现问题的根源,决不能允许任何非党的思想在党内潜伏”。个别领导干部,“因占据高位,形成党内贵族,一旦遇着事变,就彻底投降敌人,出卖组织……”。党内风气不仅是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党的性质,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影响着社会风气,决定着党的命运。当前,在我们党内还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好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狠抓党风建设,接连实施了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举措,如春风化雨,渗入民间,弘扬、引领社会正风正气上升,遏制、荡涤社会歪风邪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无处藏身;反腐倡廉坚持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强化制度“笼子”建设,“不敢”“不能”“不想”的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风清气正的党内风气正在迅速形成。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