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诗歌翻译视觉化
发布时间:2018-07-28 10:50:46        发布人:臧颖        浏览次数:211 次

诗歌翻译视觉化

臧颖

摘要: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超越文本的形式束缚来重塑诗歌的画面感,而使读者身临其境并与原作者产生共鸣,这对译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将选择王维诗的宇文所安译本,以及寒山诗的加里·斯奈德译本,浅析两位译者如何运用视觉化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1 细谈视觉化与翻译

王寅曾提出翻译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和很高的创造性。原作品就好像一部电影,译者是电影讲解员,他的听众们是盲人,译者首要做的不仅是还原内容,还要尽可能再现环境、画面和氛围。“视觉化”就是将不可见的变为可见的,其中抽象的思维和认识也是可以通过一定办法转换。在诗歌中,一些不可见不可译的意境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换的,这种转换往往需要激发译者和读者的想象力和知识储备并借助一些方法。

2 宇文所安与王维

王维诗歌以山水诗称奇,而他以画入诗更是对山水诗的一大发展,他将作画的技巧融入诗中,视觉化便将描写的多视角性、距离性以及美感画面再现。宇文所安在翻译王维诗歌中

“遵循原文中的流动性和灵动性”,如《渡河到清河作》: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这首诗气势磅礴却又细腻抒情,描写自然流畅,而且准确地捕捉住诗人坐船时特有的运动感受,视野的远近切换,画面感之强烈令人如见如闻。宇文所安在译文中把自己置身于诗歌的情景之中,比较好的再现出行船的动感和视野的切换。他在选词中尽量选择了以“s”为首的单词,如set sail upon,swollen,stretch,split,see,错落着分布在译文中。这些词灵活的再现了行舟的曲折,画面变得活泼而又生动。译文中的两处破折号也很好的发挥了效力,第一处“Sky and waves split apart suddenly— / the district capital’s

thousands of homes”,破折号的运用体现了一种层递关系,信息的逐步升级。这首诗中作者最初写到天水乍裂,行船推近万户涌现,原来已至清河,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此升华,破折号很好的帮助读者做一停顿,与作者产生更大的共鸣。第二处“I turn to gaze back toward my homeland—/only vast floods that

stretch to the clouds”,这一破折号的运用使空间上的视野延续,放缓了刚刚上扬的情绪,就好像是作者的视线与那无尽的长河都融为了一体,作者的惆怅之绪显得浓郁而漫长。

3 加里·斯奈德与寒山

加里·斯奈德就曾提出视觉化翻译方法,“首先,从语言层面通透理解诗歌。其次,集中注意力,将诗歌中所投射的‘画面’投射到我的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第三,用我自己的语言,写下我所看到的东西。第四,我将所写的与原语对照,确认是否一致。”而他在寒山诗的翻译中就得到充分的践行。如第九首诗: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这首诗中仅仅几组叠词寒山就将一幅空灵,寂静,清冷的画面呈现出来,那么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展现出其动静结合的美?斯奈德见诗成画,再变画为诗,在他的笔下,由于融入了个人的生活经验,这首诗得到了另一种方式的呈现。斯奈德少年时代一般总离不开山野丛林,而他非常强烈的“山野情结”与寒山不谋而合,好像是穿越千年后寒山与斯奈德的对话。在这首诗中,他对叠词的翻译中加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他将“杳杳”一词译为“rough and

dark”,其中dark现幽深之意,而rough一词却是原义中没有的,可以想象斯奈德闭上眼睛后回忆到的便是美国中西部那粗狂绵延的山脉,山中岩石大多为花岗岩或近似花岗岩,山体裸露,崎岖难行,因此能他选用了“rough”一词,再现山脉的粗糙、高低不平的表面细节。再如,斯奈德还在第二句“落落冷涧滨”的译文中加入了“sharp cobbles”, “淅淅风吹面”一句的译文中,他将“吹”字译为“slaps”更为展现出风的凛冽这一美国中西部的气候特征。美国读者读到译文,便有一种亲近和熟悉感,这些比原文更为粗狂豪放的词语触发了他们内在的记忆,激发了共鸣,所以接受度更高更广。

4 总结

视觉化并不是语言上的对等,而是重现阅读原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译者的主体性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译文的准确性就有待商榷。但是不可否认,视觉化为翻译,尤其是为不可译的部分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并且让读者身临其境,与作者远隔时空产生共鸣。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