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古代子部文献综述
黄伊琦
摘要:此次贵州古代子部文献的研究,通过对贵州子部文献及与作者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知识等进行梳理,在贵州子部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整理现状、研究现状,及其研究的前瞻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说明对贵州子部文献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期整理出一个较为系统的贵州古籍综合归类目录。
由于历史与地理的种种原因,贵州学术在贵州发展比较缓慢,但是我们翻阅历代的资料不难看出,贵州在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于学术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对贵州做出学术贡献的各位学者们的著作进行收集和整理。以便更加的促进贵州学术的发展。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下贵州子部文献进行一个梳理和研究,以《贵州通志•艺文志》为研究依据,对贵州名人及其学术观点、著作等进行梳理。我们通过对贵州子部文献及与作者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知识的梳理,更加了解到众多贵州名人对贵州学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例如有元代理学家杨汉英所著《明哲要览》、明朝理学家李渭所著《先行录》、清朝官员张应诏所著《心学图集说》《问生编》等。对于贵州子部文献的梳理和研究,有利于对贵州文化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以便更好的保存和发展,给使用者提供利用的同时,也丰富我们自身的文化知识,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更好的丰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1 贵州古代子部文献的内容
贵州古代子部文献的分类繁多,将其分为艺文志卷十一、艺文志卷十二、艺文志卷十三三大类,各卷下依据其属性再分不同的类别。
1.1 艺文志卷十一下包括儒家类、道家类、法家类、名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兵家类、天文算法类等八大家
(1)在图书方面:儒家类中有元代杨汉英所著《明哲要览》九十卷、明朝李渭所著《先行录》十卷、清朝杨芳所著《平平录》十卷《惕厉要言》《导善录》、清朝周际华所著《省心录》一卷、清朝严嗣勋所著《存心录》等。道家类有有明朝黄绂《参同契注》等。
(2)在期刊方面:儒家有清朝张志正所著《读书管见》等。农家类有清朝郑珍所著《樗茧谱》一卷、清朝莫友芝所著《樗茧谱注》一卷,医家类有清朝秦克勋所著《伤寒辨证》十卷、清朝冯云祥所著《经世仁术》等
。
(3)在知识方面:有清朝宦应清所撰《伤寒论浅注》、清朝李宝堂所撰《素问集注》、清朝冯云祥所撰《经世仁术》等。
1.2 艺文志卷十二内包含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等四家。
(1)在图书方面:术数类有清朝朱荣璨《奇门遁甲启悟》一卷、清朝莫友芝所著《书画经眼录》四卷、清朝黎庶昌所著《拙尊园画存》一卷,杂家类有清朝王士俊所著《闲家编》、清朝龙文和所著《迪光录》等。
(2)期刊方面:谱录类有清王锦重修订的《春草堂琴谱》、清朝肖光远所著《鹿山杂著》《鹿山杂著续编》。杂家类有宋朝杨粲所著《杨氏家训》、明朝宋世裕所著《尊闻录》三卷、清朝郑珍所著《母教录》一卷《先秦古书读》等。
(3)在知识方面:有清朝的陈矩所著《灵峰草堂丛书》、清朝黎庶昌所辑《黎氏家集》、《古逸丛书》八十卷、清朝欧阳曙所著《六泉别墅笔记五种》共十一卷等。
1.3 艺文志卷十三包含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等三家。
(1)在图书方面:小说家类有清朝范兴荣所著《啖影集》四卷、释象类有清朝释如纯《黔南会灯录》八卷《续录》一卷等。
(2)在知识方面:有明朝周文化所撰《分韵唐律汇编》四卷、清朝张国华所撰《分韵俪对注释》八卷等。
2 贵州古代子部文献的整理现状
在对贵州古代子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贵州不少名人对子部文献所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了解到当前对于贵州子部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必要性。
(1)在艺文志卷十一中,能文能武的清朝大将杨芳所著《平平录》十卷《惕厉要言》《导善录》等书均记载了杨芳为官的政治立场和所获心得,清朝贵州贵筑人(今贵阳人)周际华所著《省心录》一卷、清朝严嗣勋所著《存心录》等均收录于儒家类中。将卷十一放在子部内容之首,并且收录书目最多,可见,儒家及其思想在统治思想中的主流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播州土司杨汉英,其一生潜心于宋代理学,并著有《明哲要览》90卷、《桃溪内外集》60卷。在《杨氏史籍编年》、《遵义文史资料 第9辑 关于遵义人物 1》、《客籍文人与贵州文化》等众多的著作中都可以窥见他的身影;清朝郑珍所著《樗茧谱》一卷,之后郑珍与江国璋合力所著《教种山蚕谱
樗茧谱》则突出郑珍对于农业作物方法的具体研究,表现了郑珍对于农业的重视。之后有莫友芝对其《樗茧谱》进行了注释,并写成《樗茧谱注》一卷,刘世彬所著《<莫友芝与>樗茧谱》中则表明莫有芝所注的《樗茧谱》在古代科技史,少数民族科技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2)艺文志卷十二中,来自2001年佟玉斌、佟舟编著的《诗书画印典故辞典》中对莫友芝所著《书画经眼录》一书中“书本画心”则有“书本心画,可以观人”的描述;自称自己是“黔南子”的清朝近代著名散文家、外交家黎庶昌,早期师从郑珍,讲求经世之学。黎庶昌在日本考察期间,注意搜寻中国国内已侠失的书籍文献,最终得到被学术界称为“海外奇宝”的《古逸丛书》。现黄万机所著《黎庶昌评传》、钟淑河所著《黎庶昌
西洋杂志》、由严云绶,施立业,江小角主编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桐城派名家文集 14 曾国藩选集 张裕钊选集
黎庶昌选集》等书均是对黎庶昌的解读。
(3)艺文志卷十三中,小说家类有清朝范兴荣所撰《啖影集》四卷、《玩寇新书》等,释象类有清朝释如纯《黔南会灯录》八卷《续录》一卷等。其中以清朝举人范兴荣的《啖影集》最为出名,其被曾为继“聊斋”之后的又一著名文言短篇小说。现除北京、上海、重庆等图书馆馆藏外,都难以找到。2001年5月,作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在中共六盘水市委、市政府资助下,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天海撰写的《啖影集注译》。这一版本,是迄今为止《啖影集》最完备的。
3 贵州古代子部文献的研究现状
子部文献的研究在近些年来越加风靡盛行,贵州子部文献也开始注重对其整理和研究,很多的学者们都加入到贵州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大军中来。
(1)卷十一中被称作贵州封侯第一人的清朝名将杨芳,所著《平平录》十卷中着重记录其40多年的征战经历。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其研究作品逐渐的增加,例如1986年黄森荣编写的《涪陵地区书画名人录》、1998年黄前进主编的《果勇侯杨芳研究贵州近现代史研究文集(之五)》、2007年陈琳主编的《贵州省古籍联合目录》(上册)等文献中均有对于杨芳及其所著《平平录》十卷的介绍,但其中都只是对于作者及其作品的简单介绍,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卷十二中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的莫友芝,其一生著述颇丰,后世对其研究也甚广,例如在《莫友芝研究文集》、《好书之徒》、《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 1978-2009》等书目之中都对其所著《书画经眼录》有所研究。2007年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四期出版的由张剑所编《<郘亭书画经眼录>的发现及其价值》、2017年贵州文史丛刊第2期出版的由陈晓维所编写的《<郘亭书画经眼录>的第五种版本》期刊文献都是对莫有芝《书画经眼录》四卷的的相关研究。由谭德兴所著《贵州历代著述考 经部》、裴汉刚主编的《莫友芝研究文集》等文献中则比较系统的梳理了莫有芝的生平著作,但是对其书籍著作等则研究的较少。
龙先绪所著《怀南文钞》在关于我国晚清时著名外交家和散文家的黎庶昌著作点校说明部分对所其著《拙尊园画存》一卷做出进一步的阐述,作者表示黎庶昌一生著作很多,虽然已经尽力全面盘查点校,但是部分作品却已遗失没有存目了。1990年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年鉴编辑部编写的《贵州年鉴》、1997年贵州省史学学会近现代史研究学会编写的《贵州版史研究
贵州近现代史研究文集 》(之三)、 2002年李连昌编著的《遵义轶闻 沙滩集锦》等都是对《拙尊园画存》一卷的研究。
(3)卷十三中清朝举人范兴荣所著《啖影集》四卷,共66篇。该书取名为《啖影》,是因为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形影相依,不是独立于万物而单独存在的。张道藩认为除了蒲松林的《聊斋》以外,无论经历多长时间,也会对此著作和作者更加叹服,黄万机则在《贵州汉文学发展史》中说“与袁枚《子不语》差可比肩”。由此可以看出,《啖影集》不仅仅是有贵州本地人士所著的小说,也是《聊斋志异》之后成就较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价值对于贵州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在中国晚清文学史上也应占有一席之地。现有2009年12月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何光渝所著《乡情独浩然》、2011年1月南京:凤凰出版社张振国著所著的《晚清民国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等文学作品对其进行研究。
4 贵州古代子部文献研究展望
贵州古代子部文献作为贵州文献中最为出色的学术著作之一的《四库全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能更好的将其进行保护?并且为后代研究与发展服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对贵州子部文献的文献收集。贵州子部文献的内容本就杂乱繁多,我们在进行收集整理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发现很多贵州人士所著书籍基本没有任何内容;二是贵州子部文献中,注重收集对人们思想教化的书籍,就如杂家类中收录较多的清代徐镇《徐氏家训》、清代郭鹏《庭训录》等,而对于科学技术方面则没有过多提及。出现以上原因主要是收录时以搜集贵州子部有关的古籍目录为主,并无注重实际内容,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贵州古籍无人保管和整理,以致现在只有目录而无具体书籍。再加上贵州地理位置和国家的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致使贵州子部文献存在着很大的形式和内容等的不足。因此,注重对贵州子部文献实质性内容的收集是亟需引起重视。
(2)加强对贵州子部文献整理和研究的重视。子部文献因其自身具有的独特的兼容性,导致其文献越来越多,但无专业人士对其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因此出现了文献存目多,而著录数量少,贵州人士对其著录少,但是浙江是贵州子部文献采进最多的地方,也是非贵州人士撰述关于贵州文献最多的区域等局面。各地区部门机关要多多培养本地人士对其的整理和研究。
(3)加强宣传力度,拓宽研究渠道。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文献都借助部分网络力量进行宣传,但是整体推进力度还不够,甚至出现许多档案人还没听说过贵州子部文献的情况。贵州子部文献缺乏对其的系统整理和研究,而且现存的编研成果存在单一性质,主要还是以图书出版的形式传播着,形式单一,内容方面,对其研究发展的书籍较少,缺乏具有特色的编研成果。
(4)注重与外界文献研究的紧密联系,发散创新性研究思维。加强与外省或者国外文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汲取可用部分,自我整合,还可以与外省联合进行创新性文献研究。
5 结语
子部文书是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三大类,主要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及艺术、谱录等书籍。但凡是其他三部不能容纳的或者产生的无法分类的都收入子部,因此,子部文书日益庞杂,其文献著作也越加丰富繁杂。它涵盖哲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我们希望贵州子部文献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贵州人士对于古籍文化的贡献,还可以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更为系统的帮助。贵州古代子部文献是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存目多而著录少的贵州子部文献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在丰富贵州的古籍文献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对于子学的研究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校院联合项目“贵州古代子部文献研究综述”(编号:2018DXS06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