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古代集部文献综述
何德利
摘要:阐述了贵州集部文献的研究内容和现状,通过研究现状的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对贵州集部文献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研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和填补学术研究空白的潜力,以此为出发点阐明其今后的发展前景,以便能对今后贵州集部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内陆腹地,多高原林密,交通不便。贵州自汉迄,汉人大量迁入,兴学重教,崭露头角,宋元以降,人才辈出,至明清时期,学者和地方文献典籍更是层见叠出,蔚为大观,以遵义“郑、莫、黎”三家为代表。时至今日,留下来的集部文献,数量仍属可观。当前,充分发扬并利用这些珍贵的集部文献,对贵州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了贵州集部文献的整理、研究内容和现状,指明贵州集部文献的发展前景,以期能对今后的贵州集部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1 贵州集部文献的研究内容
贵州集部文献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为贵州籍人士的著作及流寓贵州的客籍前贤名家著作的研究,二为集部文献作者的研究。集部文献共有九百一十八部,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1.1 楚辞类
楚辞类,是集部最小的部类,凡三部。分别为清代隆里所人张应诏撰《离骚评注》六卷,乾隆《开泰县志》、清《黔诗纪略后编》、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列目;清代毕节人道光年间进士冯云祥撰《离骚注疏》;清代贵筑人黄国谨撰《离骚草木疏纂》。
1.2 别集类
别集类,是集部文献最大的部类。
1.2.1
自汉迄明
自汉迄明有西汉武帝时“徉舸名士”盛览撰《合组歌》《列锦赋》;宋赵高峰撰《青莲院诗集》;元杨汉英撰《桃溪内外集》六十四卷;明代初期杰出诗人王训撰《寓庵文集》三十卷;明詹英撰《止庵先生稿》;明林晟撰《墨庄诗集》;明易贵撰《竹泉文集》十五卷;明徐鹤年撰《北上杂咏》一卷;明越其杰撰《蓟门集》《白门集》《横槊集》《知非集》《屡非草》四卷;明陈启相撰《平水集》《紫云休暇集》;明杨师孔撰《秀野堂集》四卷;明著名朝廷大臣、学者、诗人、教育家和贵州教育的先驱孙应鳌撰《学孔精舍汇稿》十六卷《督学文集》四卷等一百三十部、附十八部。
1.2.2
自清顺治迄乾隆
自清顺治迄乾隆,有清李时芳撰《养恬集》;清顾鼎新撰《松花集》二卷;清陈祥士撰《玉螺山房诗钞》二卷;清何负图撰《伴山集》;清潘驯撰《出岫草》一卷;清江阊撰《江辰六集》十八卷;清刘子章撰《豹南诗集》《同声堂文集》《耐堂诗集》;清周启渭撰《桐野诗集》四卷《集外诗》六卷;清潘淳撰《橡林诗集》六卷《春明草》;清徐暹撰《暘谷先生遗集》四卷;清谢庭薰撰《洗心泉集》二卷《是春堂诗文钞》五卷;清徐如洙撰《东鹿居士诗集》;清徐如澍撰《宝研山房诗集》二十卷《文集》十卷等二百二十九部。
1.2.3
自清嘉庆迄道光
自清嘉庆迄道光,有清郑珍撰《巢经巢文集》六卷《诗集》九卷《诗后集》四卷《遗诗》一卷《遗稿》二卷;清苏敬商撰《双梧诗稿》;清傅汝怀撰《葆菽轩诗草》;清黄国宠撰《师中诗草》一卷;清赵本厚撰《朵园诗赋集》五卷;清张世臣撰《清佐诗钞》一卷;清简贵衡撰《畲经堂文集》;清黎恂撰《蛉石斋诗钞》四卷;清唐树义撰《梦砚斋遗稿》两卷;清黎恺撰《石头山人遗稿》一卷等一百九十四部。
1.2.4
自清咸丰迄宣统
自清咸丰迄宣统,有清黎庶焘撰《慕耕草堂诗钞》四卷《篠庭杂文》一卷;清黎庶蕃撰《椒园诗钞》七卷;清章永绣撰《饱经堂文稿》十二卷《醉墨山房诗赋集》八卷;清王汝霖撰《鹿仙吟草》十卷;清贺绪蕃撰《不波舫诗钞》七卷;清廖景煋撰《水云山人诗草》四卷;清黎兆祺撰《息影山房诗钞》四卷;清黎庶昌撰《拙尊园丛稿》六卷;清丁宝桢撰《十五弗斋文存》—卷《诗存》—卷;清顾履均撰《梅南诗草》一卷;清刘光麟撰《紫泉诗草》《屏山诗草》《北游诗草》;清高以庄撰《怡怡楼遗稿》一卷;清郑知同撰《屈庐文钞》《屈庐诗钞》四卷等二百零八部。
1.2.5
别集类闱秀之属
别集类闱秀之属,有清吴氏撰《香台集》;清高氏撰《西轩诗集》;清王氏撰《绣余集》;清陈淑秀撰《玉芳亭诗集》;清许韵兰撰《听春搂遗稿》;清舒芳芷撰《吟香阁诗》四卷;清陈枕云撰《滴碎愁心集》;清徐元仪撰《淡静楼诗钞》;清何氏撰《绿香阁遗草》;清许秀贞撰《枣香山房诗集》一卷(附《诸女士诗》一卷);清孙诵昭撰《静宜室剩草》;清许淑贞撰《茗香楼诗集》;清许芳晓撰《莳茶集》;《嘉荫堂吟稿》—卷清李坤耀撰;清喻桂云撰《稚香楼小草》等三十二部。
1.2.6
别集类方外之属
别集类方外之属,有明释继庆撰《霜桕集》;明释大错撰《梅花诗百首》《秋柳诗四十首》;明释无相撰《龙山草》;明释传裔撰《语嵩禅师诗集》;明释大冶撰《方外集》;明释天语撰《天语禅师诗集》;明释彻字撰《一庵诗集》;清释语峰撰《竹窗集》;清释道领撰《由行草》二卷;清释宝林撰《草鞋吟》;清释宗泐撰《嵩目诗集》;清释性莲撰《雪斋草》二卷,共十二部。
1.3 总集类
总集类,有明宋昂、宋昱撰《联芳类稿》;清艾茂选辑《古文聚精录》;清孙如璧辑《孙氏诗集》一卷;《黔风录》十二卷清傅玉书辑;清徐如澍辑《铜仁唱和集》一卷;清李庆长辑《雪厓唱和集》;清陈炳极揖《虎井再生图题咏》二卷;清傅汝霖辑《缕冰诗集》一卷;清郑珍辑《播雅》二十四卷;清黎兆勋辑《上里诗系》三卷;清黎庶昌辑《续古文辞类纂》二十八卷等三十一部,附一部。
1.4 诗文评类
诗文评类,有清刘子章撰《又忆录》;清田榕撰《渔洋菁华录注》;清王以中撰《杜陵长诗注》;清梅瑋撰《杜诗集注》;清任衡撰《止轩诗话》一卷;清黄树烈撰《论文随笔》三卷;清李凤撰《读杜心解》;清黎兆勋撰《词林心醉》一卷;清颜嗣徽撰《將舸诗话》二卷;清彭应珠撰《李长古诗选注》二卷;明陈启相撰《摩梦诗评》共十部、附一部。
1.5 词曲类
词曲类有明邹旦撰《桃花词》;清江闿撰《春芜词》一卷;清陈文政《醒迷亭乐府》;清唐惟安《敬亭诗余》;清黎恺撰《石头山人诗钞》一卷;清郑珍撰《经巢呓语》;清莫友芝《影山词》一卷;清陈钟祥撰《香草词》五卷;清莫庭芝撰《青田山庐词钞》一卷等三十九部、附十部。
2 贵州集部文献的整理
近几十年来,学者们积极投身于贵州集部文献的研究工作,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收获颇丰,整理研究成果也是多方面的。
2.1 建国前的整理
建国以前贵州集部文献整理有乾隆年间由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由和珅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收录了关于贵州部分的集部文献。民国年间任可澄为总纂编纂的《黔南丛书》,它集中收录了和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有关贵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著作。在众多的作者中,尤以“郑、莫、黎”三家为代表,郑家以郑珍为首,代表著作有《巢经巢诗文集》十七卷,还有郑知同转《屈庐诗钞》四卷,莫家以莫友芝为首,代表著作有《郘亭诗文集》二十二卷,黎家以黎庶昌为首,代表著作有《拙尊园丛稿》六卷,还有黎庶蕃撰《雪鸿词》二卷,另有如明吴中蕃撰《敝帚集》十卷,明孙应鳌撰《学孔精舍诗钞》六卷,清石赞清撰《饤饾吟》十二卷,清黄彭年撰《陶楼文钞》十四卷,清赵旭撰《播川诗钞》五卷等集部文献著作。
2.2 建国后的整理
建国后对贵州集部文献的整理有在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精心组织下编撰的《贵州古旧文献提要目录》,主要收录了明、清,尤其是民国时期的黔人著述与地方文献,就包括了贵州部分的集部文献。另1989年黄永堂点校的《贵州通志•艺文志》,收书1628种,共1966部,包含918部集部文献。2012年7月由中华书局、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古籍总目-集部》。收录了贵州少数的集部文献。2017年的重大出版工程《贵州文库》,其有10种53册图书,填补了贵州历史文化发展史上古籍文献经典集成出版的空白。点校本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嘉靖)思南府志•(嘉靖)普安州志•(万历)铜仁府志》等,影印本《大定府志》等,这些地方志中都收录了所属地方的集部文献。收录文献的地方志还有《贵阳府志》《遵义府志》等。
3 贵州集部文献及作者的研究
关于贵州集部文献以及作者的研究有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知识五种形式。
3.1 图书
图书方面,对贵州集部文献的研究寥寥无几,而文献作者的研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贵州历史人物》、《贵州历史人物传》、《贵州通志•人物志》、《贵州教育溯源》、《郘亭诗钞笺注》、《清代贵州名贤像传》、《郑子尹交游考》、《名家楹联》、《黔诗选
明清部分》、《爱我贵州》、《彪炳史册的黔南人》、《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等。图书方面的研究中包括作者的简介、从官经历、代表著作等,介绍主要包含了作者的出生年月、字号、民族、籍贯、家庭情况五方面。
3.2 期刊
集部文献的期刊方面的研究是很少的,文献作者的期刊研究期刊研究主要是针对在贵州历史上对贵州影响较大的作者,比如研究黎庶昌的期刊有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戚文闯于2017年在教育文化期刊上发表的改革开放以来黎庶昌的研究综述,高远于2017年在休闲读品(天下)上发表的再遇黎庶昌,对黎庶昌的期刊研究共360篇,在贵州集部文献期刊研究中位列第一。
3.3 报纸
集部文献的报纸方面的研究没有,文献作者报纸研究集中在“郑、莫、黎”三家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三位,以及他们的儿子、孙子辈的人物。关于黎庶昌研究的报纸有37篇,郑珍的有30篇,莫友芝的有80篇,来源有遵义晚报、中国酒都报、光明日报、贵州都市报、侨报、上海文汇报、贵州政协报、黔南日报、遵义晚报、京江晚报、西部开发报、新民晚报、西部时报、贵州商报等报社,研究的内容涵盖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主要著作、贡献三方面。关于其他作者报纸的研究也来自上述报纸。
3.4 论文
集部文献的报纸方面的研究没有,文献作者论文方面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贵州文化的代表——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上,研究作者的生平以及著作和他的贡献。
3.5 知识
集部文献知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图书研究中的知识点,是研究内容相对具有综合性。没有专门的知识点去研究集部文献。文献作者知识方面的研究是对作者研究的数量最多的,知识研究主要是综合上述图书研究、期刊两方面研究内容的展现,有的是图书、期刊中不存在的,但也只是在某些书籍中提及与其相关联的人物和事物。仅有对贵州发展具有较大影响人物的作品才有图书方面的研究。
总的来说,一直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对集部文献的研究不论是图书、期刊、报纸、论文方面,还是知识方面,都没有系统、完整的成果对其进行研究。反观,单位和个人对集部文献作者的研究更多,且研究成果丰硕。
4 贵州集部文献的发展前景
4.1 国家和地方重视文化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集部文献是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对集部文献的重视,注重文献开发与保护,弥补当前集部文献的不足,为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国家和地方的支持有利于保障和促进集部文献的研究。
4.2 科学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贵州发展成为云计算、大数据的中心,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人们对集部文献的保护和修复能力,推进贵州集部文献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更能改变纸质载体的利用方式,通过贵州集部文献书目数据库、全文检索或其他形式在网上进行利用,做到资源共享。
4.3 研究群体扩大和研究的深入
根据以往对贵州集部文献的研究来看,对集部文献的研究态势良好,学术界将提高对贵州集部文献的重视,研究群体会扩大,高度重视对文献的整理,更加深入对集部文献的研究,深层次发掘其的价值,让人们了解古代贵州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民俗等,让人们认识古代贵州杰出人物,向世人展现贵州的魅力。(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论文系贵州师范学院2017年度校院联合学生科研项目:贵州古代集部文献研究综述(编号:2017DXS11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