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结合案例谈如何应对不良校园网贷
发布时间:2018-08-16 22:08:59        发布人:聂宗省,程芬芬        浏览次数:319 次


结合案例谈如何应对不良校园网贷

文/聂宗省,程芬芬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校园网贷现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校园网贷为在校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给校园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不良网贷的成因、危害,探寻防范不良校园网贷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网贷;措施

1 概述

校园网贷是指高校大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主动或被动在网上申请学生相关的贷款业务,贷款平台或商家通过申请并放款的行为和现象。校园贷以其放款方便高效而深受部分学生的青睐,但是由于许多学生社会阅历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等尚不完全成熟,很容易受社会上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诱惑,导致有些学生不权衡自身家庭经济状况,盲目攀比,为了面子,花钱大手大脚,出现寅吃卯粮的现象,给某些不良网贷公司以可趁之机。

2 案例背景

张某,家庭条件差。2015年9月上大一,刚来学校时,性格比较内向,跟其他同学交流也比较少,但是学习认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向上,随着时间流逝,他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交流多了,性格也开朗了很多,2017年9月,该生来校报到,但因“学费不足”没有缴费。直到国庆节,该生辅导员从班上其他同学那了解到其有网贷情况,并且网贷公司经常用带有威胁的口气给其本人和同学打电话催款,该生没有及时还款,网贷公司就向其本人QQ、微信发恐吓的信息,还在网上到处散播诅咒其家人的图片,这才促使他向老师诉说真实的情况。2017年6月,该生发现自己手机比较卡,想换个手机,因为身边的大部分朋友都在用苹果手机,于是跟网贷公司贷款6000元买了苹果手机,等到网贷公司催款时,自己一时还不上贷款,陷入了不良网贷的陷阱,不仅搭进了自己的学费,还欠网贷公司2万多。

3 案例分析

3.1 校园网贷形成的原因

当今高校大学生多为“95”后,该群体正处在青少年的转折期,身心发展还处于稚嫩转换的过程之中,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还处在构建期,社会经历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在缺乏正面的引导的情况下,加上超前消费观的形成,使得高校大学生在面对校园网贷的诱惑时只是单纯的追求网贷为生活带来的物质保障,而忽略了校园网贷背后的邪恶黑手。

结合以上案例,再据陈卫东对大学生的网贷现象做的调查数据不难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进行网贷时往往存在如下现象:1、绝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不高;2、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校园网贷认识不清;3、校园网贷用途堪忧;4、校园网贷额度累积惊人;5、大学生校园网贷金融业务知识短板;6、校园网贷还款压力山大。而近几年校园网贷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可见,几百个网贷平台可供大学生使用,尽管有关一些违法借贷的热点事件被报道,大学生依然屡屡掉入陷阱。校园网贷之所以如此盛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借贷风险意识薄弱。

3.2 不良网贷的危害

   (1)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存在恋爱需求,还相互攀比。但是,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自觉性,自控力强的的大学生很少,超前消费观的盛行使得网贷很受学生欢迎,但是缺乏法律意识和危机意识导致他们在面临网贷公司催债的时候出现心理问题,整日忧心忡忡,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的学习生活。

   (2)影响大学生的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特别是普通家庭,经济压力更大。有一些大学生陷入赌博、买彩票而不能自拔,因此欠下巨额外债,对他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网贷公司成为一些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些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办理借贷手续的时候,将父母作为担保人,而网贷公司对大学生本人的还款能力故意不审核,或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因为他们知道最终都会有人还款,所以只管放款。万一大学生还款不上,就找家长偿还。这个陷阱,就纵容了大学生的盲目消费,助长了大学生畸形攀比心理。

   (3)加大了校园综合治理难度:借贷的大学生,思维幼稚简单,非常欠缺基本的金融常识,他们在网贷公司催还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中了圈套,本金加上巨额的利息,其数额已到了没有能力偿还的地步,不敢跟家长说,也不敢向老师汇报,在债主利用恐吓、威胁等非法手段逼债的情况下,有的大学生萌生不良的想法,有的大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跳楼一死了之,而有的女大学生被威胁卖淫。这些都是校园综合治理方面的安全隐患,给校园的维稳工作埋下了定时炸弹。

4 工作分析与启示

4.1 应对校园不良网贷的措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校园不良网贷的危害不是一朝一夕的,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广泛的,应对校园不良网贷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4.1.1 政府方面

加强立法,从严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校园网络借贷,制定科学、有效的法规,从根本上解决校园网贷业务无监管、无规则、无门槛的“三无状态”。为避免九龙治水的尴尬,各级政府要协调公安、银监、工商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开展整顿校园不良网贷的工作。对互联网上的网络借贷平台,应重点审查其实体的真实性、平台的资质、从业范围、资金监管等,减少和杜绝一些虚假平台、钓鱼网站,营造诚信、 文明、公平的网贷交易平台。

4.1.2 学校方面

(1)积极开展“抵制不良网贷”、以“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等为主题的班会教育活动。学校和班级要大力营造崇尚勤俭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攀比、盲目消费的不良风气,养成量力消费,勤俭生活的好习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2)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网络借贷知识及借贷相关法律法规。学校要广泛开展类似“校园网贷有陷阱”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及时明白网贷的风险,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回避不良网贷。开设课程或者讲座给大学生宣讲必要的金融贷款知识,借贷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学生增强网络借贷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远离不良网贷。

(3)建立融合共性需求和个体差异的发展性资助体系。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避免“因贫借贷”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筹集专项资金,满足大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合理的发展性经济需求。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简单便利、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贷服务。

(4)建立 “校园不良网贷”监测和干预机制。密切关注校园贷业务在校内的发展情况,及时调研排查学生参与校园贷的情况,及时发现不良校园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研判评估不良校园贷潜在风险;配合保卫处禁止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不良“校园贷”业务;重点做好已参与校园贷学生的引导帮扶工作;对于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不良校园贷,应及时帮助学生寻求公安部门的帮助。

4.2 家庭方面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监护人,自己不仅要秉持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更应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费,更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活费的去向;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唯此才能早发现问题,避免因校园贷导致的悲剧的发生。

(1)正家风树榜样。父母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力行勤俭节约,不要争面子,搞攀比,实实在在做人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特别是如今生活富裕了父母更要注意引导子女,告诉他们无论贫富都要合理消费,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勤俭节约是美德,给学生打下勤俭节约生活,实实在在做人的坚实人格基础,只有这样当学生进入大学时面对各种享乐、攀比的不良风气时才有应对的力量和勇气。

(2)帮助学生制定合理消费计划。大学生的生活费基本上是固定的,每个月父母给多少钱也是根据家庭条件、当地消费水平定的,既然是这样,如何合理使用生活费,避免进入网贷,要提前做好计划,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消费,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减少大学生不必要开销,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学习上。

(3)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大学生进入校园后生活丰富多彩,而父母有时忙于工作或者生计,和子女缺少沟通,子女在校园贷款了都不知道,而学生有了贷款后也不敢说或者不愿意跟父母说,导致自己步步陷入危险的境地,所有父母要经常和子女联系不仅仅是打了生活费就沟通完了,要多问问子女的生活状况有什么困惑没有?只有真正做子女的知心朋友家长才可以早发现问题早帮助学生面对发生的网贷问题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5 总结

经过政府、学校和家长等多方努力,该生最终还清了网贷和学费。通过这个事件使该生深刻认识到了不良网贷的危害,消费观念也有转变。经过该事件之后,该生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在课余时间做兼职,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责任感也更强了,积极配合班长工作,参与班级事务,经常用自身的经历去劝服,帮助身边的同学和朋友。

大学生在校时应当注重培养自己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当资金出现问题时,应当选择正规合理的途径来获取钱财,同时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杜绝超前消费,拒绝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自己远离校园不良网贷。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校园网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03).

[2] 王舟.浅析“不良网贷”对高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危害研究[J].山西农经,2018 (03).


基金项目:民办高校危机事件应对策略研究(编号:NGXGTD-17-03)。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