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6 22:09:56        发布人:万山青        浏览次数:386 次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文/万山青

摘要:高职院校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好、技术高的综合性高技能实践型人才。由于高职对专业技术的高要求以及某些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目前许多院校并不重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使得职高体育课程不被重视,本文就当前职高的现状结合高职对学生体能的要求,研究适合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是一种新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形式。由于高职发展的时间较短,导致高职教育经验并不丰富,许多课程体系不完善,其中高职体育课程最为严重,大多高职院校都是按照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进行照搬照套,实践证明这样的体育课程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教育要求。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情况,许多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体能并不重视,体育课程也只进行基础的身体锻炼,而一般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都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对自己的身体没有锻炼意识,许多学生上体育课也只是进行报道而已,连简单的基础锻炼都拒绝进行,体育老师对此也“见怪不怪”并不会做更多的要求,这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体能降低,身体素质下降,在毕业进入社会时,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岗位的要求。

我国在教育中一直偏向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并未把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提到教育计划中,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未多加关注,使得其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综合要求。由于高职院校中许多技术的特殊性,让相关企业在聘人、用人时,不仅要求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避免高职学生在刚上岗时无法适应工作要求。这样的情况增加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是适应新时期社会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

2.1 高职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健康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高职院校需要提升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运功技巧,一定时间内完成适当的运动量,以此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部提升之后,才能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才能符合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下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要求。

2.2 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对于学生职业体能的培养是高职体育的重要目标。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所有课程的开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体育课程的开展也应如此。由于高职院校某些技能(机床维修、汽车检修、机械加工等)对于学生体能要求的特殊性,使得体育课程不仅要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还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提前适应其专业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使学生认识到身体素质在岗位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2.3 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不同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的生产建设一线培养人才,职业技能涵盖职业各个方面的需求特点,而职业体能只是职业技能的一部分,这要求体育课程的设计要与其他的职业课程相适应。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其专业性质要求学生不仅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还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学生在实践中首先要克服自身自卑、胆怯、怕吃苦等消极心理,然后还要发挥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改善学生的上述问题,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前提条件,并且经科学发现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故而高职体育的教学需要提升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减少学生消极的心理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加学生对于社会不断发展的适应能力。

3 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3.1 高职教学的内容选择要根据职业技能的要求

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最终目的,为此高职院校一直是以学生的就业为教育导向;以社会的发展需求设专业;以岗位的核心能力为教学目标。根据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各专业对于技能要求的程度,不同的专业其体育课程的内容也应不同,体育教学要根据现有的设施条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使体育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

3.2 设定具有发展职业能力特色体育教学

根据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总要求,体育课程对于内容的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其为专业岗位和社会服务的思想目标。

课程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所选专业的特点,比如财务会计专业、文秘专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要求不高,但长期的工作将会影响人员的脊柱健康,体育教学时应该相应的增加学生肩部肌肉、肢体力量、脊椎伸展的练习;市场营销专业、导游专业,这些专业对从业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体育教学时应相应的加大学生的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的练习;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汽车检修专业等对从业人员体能要求较高的专业,体育教学时应该加强学生全面的体能锻炼,并注重身体的灵活度。

体育课程设计时还应考虑学生所选择专业相关岗位的的活动特点,设计符合岗位所需的运动练习,提高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

体育课程的设计还应该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为学生选择具有实用性的运动项目,比如:跆拳道、散打、健美操、大球小球等项目,选择这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项目,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所学习的技能能够运用到生活当中,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今后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采用分段教学方法

合理的运用教学方式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体育课程在教学中,应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运用“任务驱动法”对教学的专业进行分段式教学,其中包括:任务制定及分配、技能掌握、能力培养三个阶段。任务制定即分配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进行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运用适合完成目标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下发任务的过程,要求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要领并进行练习;技能掌握是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攻克困难,进行知识的巩固,提高运动技巧的掌握能力;能力培养主要指学生通过一系列学习和练习对于能力的掌握情况,对于学习情况的检验,可以通过学生练习小组的汇报表演或是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的形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3.4 建立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可以明确体育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比重,提高教师、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体育课程落实的力度,推进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职业的发展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4 结语

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也促进了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创新高职体育课程的教育模式,符合社会职业发展对于从业人员的体能要求,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更加完善的技术性人才,完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务农,张良.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校报,2012(46)

[2] 陈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28).

[3] 邓泽民,陈庆和,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的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02).

[4] 侍勇.构建发展财经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报,2012(08).

[5] 屈桂梅,马顺彬.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