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和教学策略 ——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6 22:12:23        发布人:白露        浏览次数:366 次

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和教学策略

——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例

文/白露  

摘 要:现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现代诗歌的教学直接制约着教学成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互为影响。现行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重古典诗歌教学,轻现代诗歌教学、现代诗歌教学分析模式化等问题,它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素养、提倡“守正创新”思维等策略。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随着语文课改轰轰烈烈的进行,语文教材出现的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是古典诗歌数量的增加,不可否认,古典诗歌对于学生了解古典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据研究显示,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现代诗歌更受现在学生的喜爱,我们应以其为切入点,更好的发挥诗歌教学的作用。

1 现代诗歌的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意义

黑格尔曾言“诗,语言的艺术,是第三种艺术,是把造成艺术和音乐这两个极端,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在精神内在领域本身里,结合于它本身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可见诗歌对于我们不仅是审美、道德等方面的追求,更是我们灵魂所栖息的地方。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它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在节奏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自文字发明之前便已产生,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与现代诗歌有一些相似,如都具有抒情性、形象性、音乐美等特点。作为文学的体裁之一,诗歌在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据很大的比重,随着语文教材的不断改版,诗歌占据的比例也一直在上升,与之相应的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改进,从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来看,必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选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作品,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等”。诗歌除了要完成上述的语文教学任务,还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文本教学的特殊作用,是语文教学中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做好诗歌教学,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必须考虑研究的重要部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由此从时间维度来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古典诗歌,一种是现代诗歌。根据部分语文课改调研显示,现代诗歌收到学生的特别青睐。由这个小切口,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于古典诗歌,学生更易于接受现代诗歌,这或许与现代诗歌接近学生生活,及其所宣扬的自由、浪漫主题更易引起学生共鸣有关,但这并不否认古典诗歌的地位,只是觉得,重视现代诗歌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喜好为切入口,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诗歌教学。

2 现代诗歌的现状

2.1 现代诗歌受学生青睐

根据收录于《语文课改调研报告》中吴福辉等人针对高三学生做的“中学语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报告中,他们在派生的问题中发现,现代诗歌受到学生的喜好。调查问卷收录了55篇作品,各类体裁均有涉及,问哪5篇是被调查者最喜欢的,哪3篇不喜欢。调查结果显示,诗歌夺首位,前5篇里第一、第二都是诗《再别康桥》、《乡愁》,接下来才是散文、剧本、小说等。这个结果很出人意料,之后调查者又让学生在作者和作品中分别选择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选作者时,小说家、散文家往往优先,但选择作品时,学生的注意点、就转向了他们喜欢的短小的诗篇。下面这个表,可以直观的看出一些端倪。

 附中十五中萧中开中平中合计排序《天上的街市》郭沫若26811275417《纸船寄母亲》冰心451028166313《雨巷》(戴望舒)811127226014《再别康桥》(徐志摩)16202454771911《我爱这土地》(艾青)5454163420《乡愁》(余光中)8151836381152

2.2 古典诗歌数量上升、现代诗歌教学遭冷遇

从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来看,初中古典诗歌总计130首,约占总篇目的53%,比原来的人教版有提高。现代诗歌的数量基本没有变的。再观高中必修课本,古典诗歌在五本的必修选文中都有所涉及,而只有必修一有选入了《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4首现代诗歌。由此教师们更加关注古典诗歌的教学,他们探索于怎样将学生感觉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却忽视了怎样将学生喜欢的现代诗歌讲的有深度。此外,虽然选修中专门有现代诗歌鉴赏一书,但事实上,选修上的内容教师基本不讲。由此造成了,语文教学中重古典诗歌教学,轻视现代诗歌教学的现象。

2.3 现代诗歌的讲述还困于工具性的教学模式中

在应试教育下,现代诗歌的教学出现了重手法、意象、语言的分析,轻人文,轻审美的现象。教一首诗歌,教学模式单一,往往是介绍背景、介绍作者、分析情感、分析表现手法、概括主题的五步法模式,这个模式,偏重于要怎样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基本上所有的现代诗都可以套用,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兴趣,看到诗歌第一想到的是怎么分析这首诗、有哪些知识点、作者想表达审美情感,这样一来学生似乎是懂得了如何分析一首诗歌,但“功利性”的教学和学习,也使现代诗歌失去了许多本有的味道。

3 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3.1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与提高素养

陈伯海先生在《中国诗学之现代观》观中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中国诗在现代发展之观点,此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教师教授现代诗,转变旧有的工具性教学观念,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转变观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倡人文教育并不是文人教育,即语文课不等于文学课,人文精神不等于文人精神。学语文主要是学会表达,学会熟练准确地适用汉语。其实也就回归于语文课程教学的语用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只有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

   再结合当下,课改的轰轰烈烈进行,许多老师抱怨不会教语文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够高,学习力度不够,无法对现代诗歌做出更好的教学,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2 “守正创新”的教学方法

这里的“守正创新”,是指保证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考虑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发展的要求,利于个性化的学习。所谓“正”,在现代诗歌中最基本的就是分析语言、意象、意蕴等,只有学习了这些才能更好的品味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如鉴赏戴望舒的《雨巷》,教师需带领学生分析丁香花、雨巷、油纸伞等意象,丁香花到底代表什么,需要教师在引领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此外丁香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雨巷》的语言好在哪里?最就有特色的就是具有音乐美,这种音乐美,主要是由诗句的重复和韵脚的有规律等手法反复造成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所以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功课,《雨巷》的意蕴,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意蕴,这一点需要通过上面的意象来显示,如“丁香花”如果代表姑娘,他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想表达的就是对心爱的人得不到的惆怅与迷茫,如果解读为“自己”,那就代表了诗人在革命失败的阴云之下,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和追求,而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这种在迷茫中不放弃的精神等。所谓“创新”,就是在这些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是为了课堂的生成。教学中,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鉴赏、审美等能力,教师可以多留一些空白,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当然这种解读是建立在充分了解诗歌的基础上,可以借用多媒体等在相关论坛上看看各位名家的解读,也可以在课下让学生创作诗歌,进行谈论交流,当然也可以模仿课本中选择的四首诗歌,也可以模仿毛泽东、艾青等人的写作风格,总之,诗歌来源于生活,也要让它回归于生活,才是其最重要的意义。

3.3 重视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在诗歌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表现为教师给学生自由解读诗歌的空间。孙绍振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文本解读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主体制约,读者主体、作者主体、文本主体,三者要相互协调好。我们提倡让学生阅读,自由解读诗歌,是基于“知人论世”和文本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如《雨巷》的解读,有人认为文中的“姑娘”就是“姑娘”,也有人认为文中的“姑娘”是作者心中的理想,通过了解作者经历和时代背景,这二者都是可以说的通的,这就是三者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如果不做进一步探讨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或许会遗漏“理想”这一解读。从另一角度来说,学生解读文本时难免会有偏颇,这时教师要有自己的准则,及时给与反馈,不能任由自由解读变为放纵解读。也就是说,我们提倡学生自主解读,但这种自主也是在一定尺度之内的,自主不等于放纵。

    总之,现代诗歌对于我们当代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代诗歌的教学处于一个被忽视、并且教学质量不高的状态,广大教师们面对这一难题应多多思考,怎么解决,不能放着问题不管不顾。因为现代诗歌教学的教授者是教师,所以现代教学教学的策略偏重于教师,当然除此之外高考的制约、学生个体制约性等问题也是影响策略生成的重要因素,但教师始终是主导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诗歌素养,坚持“守正创新”的教学方法,并且使得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现代诗歌的教学一定会进入一个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温儒敏,蔡可.语文课改调研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朱光潜译.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1.

[4] 李军亮.论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J].现代教育基础研究,2012(08).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