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文化及创作之我见
文/魏星汉
摘要: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飞速发展,多元文化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舞蹈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基础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舞蹈创作均体现出了别样的风格,本文就舞蹈文化与创作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对舞蹈研究来探寻生命的本真。
1 舞蹈文化
舞蹈文化以人的身体为载体,创作人通过特殊的训练方式训练受训者的身体形态,是受训者的动态、姿态都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视觉感官上,有的人可以从中体会出舞蹈艺术呈现的文化意识,引起精神层面的共鸣,被人欣赏,且能欣赏到本质,可以说是舞蹈文化的真谛之一。
舞蹈作为一种串联古今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承担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优秀的舞蹈作品传播范围之广、传播时间之久,都是在当代无法准确衡量的,其影响力不会局限于本国,有些优秀的作品往往会被世界各国人民传颂,通过不断发展演变,会在当代以更好的形式呈现。
2 舞蹈创作
现当代,舞蹈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峥嵘局面,舞蹈派别、舞蹈形式多样化,每年舞蹈编剧创作出的舞蹈作品数量都呈上升趋势,但真正引起关注或能够被广泛传播以及引起深远影响的舞蹈作品数量并不可观。舞蹈创作并不是简单的动作编排,重要的是通过肢体动作能够深化舞蹈内涵,在舞蹈创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当今的舞蹈创作的目的,更多的被用于了商业用途,将舞蹈艺术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连,忽略了舞蹈更深层次的本质内涵。第二,舞蹈创作不够深刻。社会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无疑给当代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活压力,现代部分舞蹈创作过分注重了娱乐性,实际内涵缺乏。第三,劣质舞蹈创作的影响。受利益趋使,部分舞蹈创作呈现出了低俗趣味的表现形式,且流传速度快,在小众群体中影响较广,严重阻碍了舞蹈创作的进步。第四,盲目创作大型舞蹈,过度重视舞蹈阵容及包装,缺乏舞蹈艺术价值,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就目前来看,舞蹈创作之路任重而道远。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第一,创作符合大众审美的舞蹈作品,注重舞蹈作品质量,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舞蹈作品才更易于被大众接受。第二,保持舞蹈应有的特色。不同的舞蹈风格不同,不同的地区舞蹈特色不同,因而在舞蹈创作阶段,应注重保护该地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使当地舞蹈文化发展迈向更高的发展领域。第三,注重舞蹈文化的传承。二十一世纪,属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型社会,时代要求任何艺术形式都必须要与知识接轨,因而舞蹈艺术也必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文化的传承。
3 舞蹈文化与舞蹈创作的关系
舞蹈文化是舞蹈创作的基础,舞蹈创作是舞蹈文化的传承。舞蹈文化与舞蹈创作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历史的发展进程里,舞蹈艺术不断地吸收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一种拥有独特价值观念的舞台表现形式。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充满了草原风情,豪迈、大气,体现出草原人民的奔放与勇敢;新疆舞热情妖娆,舞者的着装、动作以及新疆当地人立体的五官、深邃的眼神都为舞蹈注入了活力,充满了浓浓的异域风情……舞蹈创作依托当地舞蹈文化,才能将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舞蹈创作的优劣直接影响舞蹈文化的发展进程。
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历史的现实存在,就需要在舞蹈创作中合理安排、统筹兼顾,舞蹈编导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神圣职责。在创作中需触及人的灵魂,远离“舞蹈本体”概念,以艺术地方式掌握世界的核心和精髓,塑造舞蹈艺术的当代性文化品格。
舞蹈文化是一段历史时期内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艺术展现形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内都可以通过舞蹈表现出当地的精神面貌情况,体现出一定的发展理念及价值特点,因此,舞蹈创作蕴含舞蹈文化,在舞蹈创作中,通过不同的动作,搭配音乐旋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当代舞蹈要求将民族历史与现代理念相互融合,并借鉴西方杰出舞蹈作品,构建更加优良的舞蹈形态,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舞蹈创作形式,推动舞蹈文化的前进步伐。(作者单位:兰州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