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共读——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手段
发布时间:2018-10-23 16:55:21        发布人:张欢        浏览次数:236 次

共读——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手段

      文/张欢

摘要:本文针对在语文教学中发现的整本书阅读所处的低效无序的状态,提出以共读的方式解决这一难点。在实践中,将共读分为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和生生共读。每种共读方式侧重不同,最终指向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整本的书是我国语文教育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和建议标准。并且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但是在一线教学中,由于课时限制、教科书选篇编排以及中考的多重压力下,初中阶段整本书阅读一直处于低效无序的状态。如何树立学生整体书阅读的意识、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阅读的习惯,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许多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7年9月,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教育部编写的教材中课外名著推荐阅读书目每一学期达到了6本,远远多于往年使用的教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部对于整本书阅读的重视和大力发展。毋庸置疑,这6本书的阅读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这也是一个改变现状的绝佳契机。在个人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共读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手段之一。这里所谓的共读指的是群体阅读,也就是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不是由个人完成的,而是有他人的伴读,比如父母、同学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角色和身份的不同,就将阅读向不同的方面扩展和推进,一起学习,共同分享。

1 亲子共读

谈到亲子共读,许多家长认为那是小学阶段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才应该做的事情。其实,问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阅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不同阶段,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初中阶段同样不能遗漏亲子共读这一环。

在初中阶段,家长深知学业的重要性。所以,不少家长不支持甚至是反对孩子阅读学习无关的课外书。与其浪费时间看一整本书,不如花时间多做几道数学题、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所以,共读首要改变的是家长的观念,使家长和学生明确阅读同样是一个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优秀的经典文学,学生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对自己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其次,亲子阅读相对于在校的阅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特点,明确书目并有计划的安排好每本书的阅读时间,控制好阅读进度。例如七年级上推荐阅读《西游记》,许多家长与孩子共读,并且观看电影、电视,在阅读中又对我国古典名著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在共读中,学生也按时完成了长篇名著的阅读。

不可否认,学校是学生安静阅读的主要阵地。但是,现在初中生课业负担重,仅仅依靠有限的课间和课堂时间,显然难以满足整本书阅读的需求。亲子阅读实施之后,家长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能够和孩子一起自由、安静的阅读。不少家长苦于孩子长大后与自己缺少沟通交流,共读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长效的沟通话题,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和价值取向。长此以往,不仅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更增进了亲子关系。不少家长反映,在共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孩子与父母同样勾起了对于童年生活的怀念,在交流沟通中,获得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2 师生共读

通常来说,整本书阅读属于课外阅读的范围,教师一般不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但是,本文所涉及的整本书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所不同,不是放任自由的“开卷有益”,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提升阅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教师留出足够的全班共读时间,充分利用好阅读课和早读的时间,营造全员阅读的理想环境。当教师与全班同学在同一时间共读一本书时,学生会自觉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在共读开始前,笔者安排课代表在黑板写好每天的阅读任务。比如读几章,写好相关章节的内容概括以及根据内容出题目等等。在实践操作中发现,学生刚开始是被动拿起书来看,时间一长就会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初中学生的阅读还需要一些方法的指引。许多学生的阅读只是表面功夫,仅仅停留在获取内容,这就无法真正让阅读过程提升语言能力,获得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方法上的指导不可或缺。在《西游记》的阅读中发现,学生感兴趣也比较熟悉。但是他们熟悉的不是《西游记》文本,而是电视剧或者电影情节。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文本阅读,使他们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反而忽视文本本身传达的内容。另外,由于成书年代的问题,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诗文和生僻字,这也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感受。许多学生一读到古诗就无从下手,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热情被大量消耗殆尽,整本书阅读的工作也难以推行。所以,在阅读《西游记》整本书时,笔者首先教会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运用跳读的阅读方法,即对于一些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内容,有意识的忽略。这样打消了学生阅读的疑虑,扫清了学生阅读的障碍,同时也建立了学生阅读的自信。其次,在阅读一段时间后,由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繁杂,很多学生将人物和与之相对应的情节混淆了。那么,我们又就此开展了一个活动,以一个点为线索串联人物。比如,有关“风”的人物,学生就提到了黄风怪、铁扇公主和灵吉菩萨。通过这样的推进阅读,将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了分散与重组,相比于原始的直接阅读,更具有思考的价值。

3 生生共读

对于整本书阅读的乐趣绝不仅仅是个人阅读的享受,其中最大的快乐来源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同伴之间的阅读交流感悟,是他们最为感兴趣的,也是真正能引发自己的思考的一种方式。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在课间进行质疑讨论,学生往往各抒己见,氛围热烈。通过平时的观察积累,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选择主题。比如《西游记》人物专题阅读交流,学生针对唐僧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内容丰富,过程精彩。

纵观,中学生阅读的整本书大多是经典著作,共读只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手段之一。通过这一方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养成阅读的习惯,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太仓市荣文中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