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发布时间:2018-10-23 16:56:47        发布人:郭展        浏览次数:170 次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郭展

摘要:本文从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对职业学校经济管理专业以就创业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就创业教育体系的路径优化,不仅是缓解学生就创业压力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主动追求。

随着无锡产业结构升级、商业模式创新和就创业机会增多,对我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经管专业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以及创造性,所以实施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成为解决学生就创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1 存在问题

1.1 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理论多实践少、特色性和系统性不显著等特点。针对学生就创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经管专业在教学培养方案上重视程度欠缺,且教学课程体系不够新颖,实践课时过短等,从而导致学生就创业实践能力较为低下。

1.2 教育模式和社会需求相背离

由于政策限制,目前职业学校经济管理专业问题研究、实践应用中存在显著割裂现象。任课老师企业兼职较少,案例教学第一手资料不够,无法深入分析当前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难度加大。同时,学校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无法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1.3 就创业实践教育保障不足

相比于经管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而言,当前很多学校的就创业实践教育的师资队伍比较欠缺。就创业实践教育由于有紧贴社会需求的特殊性,其保障体系比较复杂,需要兼顾学生的课程学习以及就创业社会实践。就创业实践教育以学生的择业方向和自主创业为内容,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这必然会与学生其余专业课程教育产生一定冲突。

2 模式优化

2.1 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学校促进引导功能

完善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删除陈旧过时的课程,增加一些更接地气、体现时代特征的课程,如创业基础、公司运营、人际交往等。邀请专业教师讲学,采用理论学习、团队组建、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就创业热情。构建完整的就创业孵化器,为学生就创业提供综合性扶持,实现与就业岗位的良性对接。

2.2 构筑多层次平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管理专业以就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社会性,而企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充分借助企业资源,构筑多层次平台,将企业引入到学校就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建立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赴企业实习实训,对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分类培养,鼓励加盟,实现创业。通过校企合作优势的互补,依托深度合作平台的作用,实现全面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

2.3 设立保障机制,创建校园就创业文化环境

学校可设立就创业实践教育保障机制,如设立创业基金,对创业未成功、创业基本成功、创业成果优异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奖金或学分,以激励学生创业积极性。可以搭建就创业论坛和讲座等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就创业活动,开阔学生的就业视野和创业思维,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就创业能力的目标。

3 探析思索

引入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广泛的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让学生的就创业思维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是我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实施与应用的必然选择。通过以就创业为导向教育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学校与学生、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既提升了学生竞争力,又拓展了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空间,减轻了企业二次培训压力,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作者单位: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