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产教融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发布时间:2018-10-23 16:57:07        发布人: 李志瑾          浏览次数:267 次

“产教融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李志瑾  

摘要: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产教融合”视野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问题解决措施与提升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就形成了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而这种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不仅要为企业培养出一群技能型人才,还要对企业进行技术的输出,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提早进行职业规划,积极投身于改革的进程中,以此来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1 “产教融合”视野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应该在掌握了本专业相关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该将这些专业知识和实践融合在一起,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实践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的技能水平,所以,对于高校的教师,不仅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2 现阶段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

   部分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要让教师走学术化的道路,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固定在课题研究和学术成果等方面。学校对教师的实行考核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开展精品课程上,对于实践方面的教学不够熟悉。

2.2 缺乏科研的氛围

   高水平的教学工作离不开科研的支持,现阶段高校中对于职称的评定,一般都是以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者是课题研究为评判标准。这种评价机制,致使教师将课题研究放在了论文发展方面,进而忽视掉了科技的研发,这就出现了一种“纸上谈兵”的现象。在科技研发方面,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所培养出的学生,在未来也无法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2.3 校企合作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但是在现实中,部分高校往往会站在自身的角度,过于片面的看待问题,只是考虑到学校在短期内的发展,认为校企合作会浪费更多的精力,而且管理的成本也过高。这就导致教师缺乏服务企业的意识,不能主动联系企业开展相应的实践操作。

3 “产教融合”视野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主要策略

3.1 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致力于成为“双师型”的教师。根据高校各个专业的特点,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资格评定标准,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这样才能构建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首先是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这对于强化专业教师,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具有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操作,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其次,则是在校外建设实践基地,通过培训学习的方式,让学员们能够掌握一些生产工艺、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最后,高校教师也要根据不同专业,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方式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将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3.2 学校也要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创建一个科研氛围

   近年来,国家对于各个高校的教学改革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了避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走过场”的现象,教师主管部门就应该制定一些可操作的措施。例如,教育部可以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最后锻炼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还可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奖励机制,具体来说,这是由于教师实践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各类专业技能所体现出来的。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那些实践能力比较突出的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此外,学校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让教师去进修学习,让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强化,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3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教师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派教师进行顶岗实践,将专业教师派遣到企业,利用半年的时间,让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积累到更多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学校也要按照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如果是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就要到各个学院中进行交换进修。如果是缺乏实践能力,就可以去企业或是实训基地去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达到“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另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将企业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帮助企业制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开展技术咨询或者是员工培训等,为企业日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真正的实现了校企人才共育的模式。

“产教融合”的视野下,对于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培养高素质人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现阶段高校教师能力素质的现状而言,高校应该共建实训基地,构建一个浓厚的科研氛围,深化校企合作,从每一个层次上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产教联动开放性生态链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SGH17H226)。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