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应用
华蕾
摘要:从经济管理教学发展和新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在经济管理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及成效。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创新,既能及时掌握前沿新知,又能满足用人市场对学生的要求,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促进了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教学特点、学习特点、技术特性及办学方式等内在特性,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经管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经济管理学科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1 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1.1 教学内容单向传输,降低学生主观能动性
由于经济管理专业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专业人才培养的难度很大。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但大多是单向进行,双向交流并不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课本知识,长期以往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主观能动性逐步降低。
1.2 教学活动缺乏活力,抑制学生学习动力
经济管理不光涉及众多理论知识,还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现实生活,从而使得理论课程变成空泛和枯燥的学习。学生在缺少全方位感知和情景参与的情况下接受大量知识,容易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理论课产生厌倦。
1.3 教学模式偏向表面,呈现多媒体板书式教学格局
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仍局限在将备课文字稿转换成PPT的层面,即在课堂上使用PPT课件读稿式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是将传统的板书转变为了PPT形式的电子文档,实质是以多媒体为主的板书式教学,换汤不换药。
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
2.1 在教学备课阶段应用情况
学校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经管学科知识资源库,所有教师在备课时共同使用,实现教学资源规范管理和动态共享。在课程素材编辑界面上,将相关素材放入课程列表,备课变成用鼠标拖曳素材,形成课件。不同的教师上相同内容的课程可以呈现不同的教学环节,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2.2 在教学授课阶段应用情况
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个性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智能选择并整合经管知识资源,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平台系统,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快速生成补充学习内容,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学习,实现经管教学资源共享、课堂学习互动、教学应用的自由调用。
2.3 在教学课后阶段应用情况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在课堂展开,到了课后学生就很难再有教师的指导。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经管学科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包括教学资源、题库、媒体软件库等,实现课后活动的开展以及作业辅导、评测等。教师通过教学论坛、微博等互动交流方式与学生探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突破教学地点的限制,从而实现了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延伸,为学生在课后提供一个更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成效
现代教育技术在快速发展,提高了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尽管实现教育技术模式创新需要大量的外部条件支撑,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变革是大势所趋,是未来经管教育发展的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在经济管理教学的应用,既是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机会。在完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时,去带动整个学校师资队伍提升、硬件设施升级、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多项工作,提升整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作者单位: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