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文/薛颖
摘要:为了贯彻文化强国的战略手段,培养综合性的素质人才,教育行业在教学手段上也在不断创新,探索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形式。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基础上注重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提高审美能力与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变得变得更加开放,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价值观取向变得多元化,负面的价值观也趁虚而入,教育领域针对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学习到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培养自身高的艺术判断能力与正面的价值观念,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是改善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1 艺术教育需要道德的灌溉,思政教育需要有艺术的浸透
从教育理念上进行分析,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有很大区别,但是两者之间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德育和美育都是衡量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指标,从艺术的角度看到道德,得到的是自身精神的升华。在教育领域中,开展思政教育需要通过艺术教育进行渗透,借助艺术教育的感染力,让人们的道德世界与思考能力得到灌溉。真正的艺术不仅需要有美的形式,更要有美的内涵,艺术如果没有道德作为支撑,将不足以有感动生命的魅力,不能对社会以及人类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在高校的教育中,如果只是一味的追寻成绩而忽略了艺术教育与精神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将会非常不利。如果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需要让学生具有审美的能力,思政教育是让学生拥有审美能力的第一步。在开展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时,要认清艺术本身的价值取向,将道德与艺术进行精神上的结合,不管是东方美还是西方美,都是艺术追求美的方式,情感作为沟融道德与艺术的纽带,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借助艺术的魅力让人们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艺术独特的魅力,才能够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升华,这才是高校教育的目的所在。
2 加强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育观念
高校的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阻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校管理者没有对两者结合的好处有一个正面的认识,缺乏将二者融合的思想观念,因此在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中,忽略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对一体化教育持否定的态度。在这种不被支持的状况下,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会受到波及,如果领导不认同,那么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教育进行融合将会非常困难。要想促进两种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必须让高校管理者对此有一个正面的认识与理解,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组织领导开展这方面的学习,通过领导学习将这种思想传达给教师,展开后续的工作将会非常容易,在高职院校形成一体化教育的风气,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强化。
3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
理论教育在整个教学中属于基础性的教育,是为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的直接方式。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融入艺术节目与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对于灌输式教育的强烈抵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美术鉴赏”、“中外电影鉴赏”、“古典音乐鉴赏”等艺术选修课程,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与历史传统,发展地方特色,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艺术课程。在课堂上穿插爱国教育以及民族精神,还有红色革命的传统教育。因为学生在平时接触艺术的实践机会很少,因此,有效的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能够点燃学生们的艺术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审美水平,同时又能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
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让学生单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会让他们觉得枯燥无味,融入艺术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想法,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对教育而言是一项重大突破。
(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