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讲解员的研究
于智鹏
摘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志愿讲解队主要工作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与游客服务。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着改革创新、突出实效的新要求,拓展服务途径、更新工作理念变得尤为迫切,把传承红色文化学生志愿讲解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核心原则与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本工作的原则相对接是一次完美的扩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问题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各高校积极响应,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六年制公费定向师范生志愿讲解服务队(以下简称城南书院志愿讲解队)工作,在文化教育过程中联系实践,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志愿服务教育基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宣传青年毛泽东专题性纪念馆,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必经之地。当今社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作为高校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服务方式,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借助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一支以城南书院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志愿讲解队伍,对改革创新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开展生动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最直观生动的教育课堂。
以学生志愿讲解服务为平台,丰富高校德育形式。结合第一师范“校中有馆,馆中有校”的实际优势,为大学生们提供重温历史、缅怀先辈、继承传统的实践平台。该形式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将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志愿者自身以主人翁的身份对游客、对社会进行讲解服务的形式,使其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把相对刻板的书本知识转变成身临其境的活知识,有助于巩固高校德育课堂的教学成果。以学生志愿讲解服务为载体,更好地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途径。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的重要力量,当今社会,社会风气和公民道德水准的滑坡趋势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把握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志愿讲解服务,为大学生传承伟人的先进思想理论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示范性作用。深入研究大学生志愿讲解服务体系,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
学生志愿讲解服务工作由诸多环节构成,形成结构完整、活动丰富、形式多样的完善体系,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提供了对接的资源。考虑将“志愿讲解服务”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创办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城南书院独特教学特色,算入选修学分。这样,更能够提高大学生对“志愿讲解服务”的热情和参与度。志愿讲解服务的工作依托大学生、服务大学生、教育大学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极为密切的内在关联。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着改革创新、突出实效的新要求,拓展服务途径、更新工作理念变得尤为迫切,把传承红色文化学生志愿讲解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核心原则与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本工作的原则相对接是一次完美的扩展。(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