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思政教育传播路径
发布时间:2018-10-23 17:10:50        发布人:张宇        浏览次数:382 次

思政教育传播路径

                     文/张宇

摘要:在信息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传播,要在巩固传统传播媒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和引导。本文立足于实现宣传媒介由单向传播到多元互动的传播和由片段补给到全程融入研究信息时代与大众生活实际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1 由单项传播向多元互动发展

利用庞大的网络用户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和覆盖面,是培育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在传统传播媒介不缺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在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娱乐和信息交流服务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题网站和专栏,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本质内涵、践行实效、典型人物、重要事件,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以及培育学习论坛等,运用文字、图片、动漫、影像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段,集思想性、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于一体,把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满足社会成员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必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众多网友习惯于通过手机获取社会和生活信息、交流自身感受的特点,充分开发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媒介,利用其互动性强、即时性传播的特性,结合实时新闻信息进行互动交流、跟帖评论,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手段与时俱进的一种彰显。

2 由片段补给到全程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是经过高度凝练和概括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目标实际、社会发展实际和公民建设实际的价值目标综合。这种高度的凝练和概括落实到社会和公民的具体培育和践行当中就显得有些抽象和不好把握,因此,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其通俗化、人们化,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过程融汇于社会前进的具体细节当中、百姓日常生活当中,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的全程融入和全覆盖。

2.1 “问题意识”的引领下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传播要有“问题意识”,针对国家、社会和公民建设中存在的价值观偏向等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予以解释和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的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我国当前的价值观实际与未来发展的价值理想高度结合的概括和提炼,因而既能对照思想政治教育找到当前在文化价值观层面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能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获得启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

2.2 密切结合生活实际

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密切结合大众生活实际,反映大众现实观念和实际生活,关注大众利益诉求,这样才能引起大众共鸣,走进大众的内心深处,只有和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传播内容,才能受到大众的密切关注。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向纵深发展,国家、社会、公民的利益格局也处于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当中,不同的群体和个人的利益诉求也千差万别。能否及时准确地反映大众的利益诉求,能否适当地将各种利益需求系统化、类别化,能否恰当地协调各层面的利益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用强弱的现实表征。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用其凸显而明确的实践效用赢得大众认同,从而增强其在实践中的感染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的大众化。

2.3 符合大众思维

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要符合大众思维,通过创新表达手段和呈现方式,不断满足人们对创新文化产品的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汇于通俗化、趣味化的文化产品当中,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人心。公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在不断变化和提高,与之相应,就要求融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产品在传播形式和手段上,依据公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习惯,与时俱进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既不要通过庸俗、低俗、媚俗的方式来取悦人们,也不要借高雅、高端、高贵之名来疏远公众,通过文学、艺术、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展现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敬畏、对公正平等的追求、对诚信友善的歌颂,用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化解世俗上的人情冷漠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这样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更能激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和内在力量。不断变革传播形式、创新传播手段的文化产品,才是人们乐于接受、肯于接受的文化产品。以这样的文化产品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普适教育的功能。

近年来,各大媒体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视角全方位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内容,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引入新型互联网络媒体进行实时深入报道,也成为新闻媒体的一种自觉行动,尤其是在传统的时政通讯报道中引入微博、微信等“微传播”载体,不仅延展了报道的渠道、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作者单位:黑河学院计算机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